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外语教学的发展,对于学习策略的研究也在向纵深方向不断拓展。在此项领域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学习者差异,尤其是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对于外语学习的影响。Krashen(1985)就曾在他的“情感过滤假说”中提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情感因素,即兴趣、态度、焦虑、动机、自信心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对其英语学习成绩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决定英语学习的成败。
尽管如此,近年来的学习策略研究仍然体现为对认知的重视和对情感因素的忽视,这一现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观。另一方面,对于情感因素和外语学习的研究主要以阅读、写作、听力与情感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主,而有关情感因素对于口语表达的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人本主义教育观念和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为理论切入点,探讨情感因素对于口语表达的影响,旨在寻求解决学生口语问题的情感策略,从而提出改善口语教学的可行性建议。
此项研究在黄冈师范学院进行。141名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其中男生15名,女生126名,年龄分布从18到21岁之间)参与情感因素的问卷调查,其中情感因素问卷中涉及情感因素的6个变量:性格的内向性与外向性、兴趣与态度、动机、焦虑、自尊和抑制。统计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后显示:情感因素中的动机因素以及情感策略与学生的口语成绩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其它情感因素也与学生口语成绩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此研究结果表明,情感因素对口语表达是有一定影响的,情感策略的使用对学习者的口语成绩也是有效果的,对语言教师来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有意识地使用情感策略,使口语学习更快、更有效、更有趣。因此本调查对探索英语口语教学方法有一定实际意义,并为将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