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4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加强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指导意见》,其内容主要是进一步加强进口,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十八大则更为鲜明的指出: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进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最近的“2014两会”中,政府再次强调要鼓励实施进口政策,提高国内短缺产品的进口额。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结构变动的过程,同样,进口贸易作为一个整体也有自己的内部构造,其实体特征就是进口商品结构。进口商品结构可以粗略的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利用别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反映一国的进口贸易的质量,合理的进口商品结构将有利于经济增长。若离开了对进口商品的结构分析,进口贸易的促进机制就显的过于笼统,进而掩盖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内在清晰过程,那么我们就无法解释怎样的进口商品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基于以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背景及进口贸易本质构造的分析,本文提出进口商品结构对中国经济的增长有无影响,在进口商品的内部构造中哪些商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大,这些进口商品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更好的发挥这些进口商品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亟需对我国进口贸易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作深入分析,理顺进口商品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为探索我国经济增长的理论添砖加瓦,并为如何利用进口商品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政策参考。本文共分为5章,其逻辑顺序如下:导论部分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现状与政策导向提出:进口商品结构对经济增长有无影响这一问题。第一章是进口商品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整理,总体上,多数学者认为进口商品结构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且作用是积极的。第二章是进口商品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与条件的理论分析。在进口商品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上重点总结其促进机制,详细归纳促进机制及路径。概括的说,进口商品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可以通过突破要素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促进技术扩散、促进资本积累和促进制度创新等6个方面,但这一机制产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本文的条件分析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来分析。机制与条件的理论分析之后,第三章是进口商品结构的现状及变动原因分析。首先对我国进口商品结构的现状作归纳总结,然后对其变动原因做理论与现实分析。第四章是进口商品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的实证分析。在这一章中,本文将抽象的模型赋予数据并分析实证结果,回归到现实世界。选用1993-2012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对进口商品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实证分析显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可以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具体的是,初级产品中的食品及活物、非食用原料、矿物、油脂类和工业制成品中的化学产品、机械设备等能够明显的促进经济增长,最后归纳总结实证分析过程中反应的现实问题。第五章是根据全文的理论分析、现状分析及实证分析,整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优化进口商品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本文以进口商品结构为研究切入点,尝试探索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内在清晰过程。其主要结论有:进口商品结构对经济增长存在促进作用机制,但这一机制发挥作用是有前提条件的。针对目前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强化进口贸易政策和优化进口商品结构来解决。本文是在吸收和借鉴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并在以下方面做了尝试:(1)对其他学者关于进口商品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零星的论述加以归纳总结,整理出一个比较完整的促进机制。(2)引入误差修正模型将长期转化为短期,动态的分析进口商品结构在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