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颠覆与含纳:《猫的摇篮》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aixiao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库尔特·冯尼古特是美国后现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小说家。他一生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和大量的短篇小说、散文、戏剧。国内外文学评论界对冯尼古特作品的研究要远远逊色于对同时代的托马斯·品钦的作品的研究。其中对他的第四部长篇小说《猫的摇篮》的研究在仅有的研究成果中所占比重更是微乎其微。虽然小说蕴含的丰富的主题思想正日益成为评论家关注的焦点,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小说中各主题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还不曾被探讨。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借用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的三个关键词——权力、颠覆和含纳对小说的各主题思想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分析,力求为该小说提供一种新的理解。   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冯尼古特和他的14部长篇小说,同时回顾了国内外评论界对《猫的摇篮》的研究。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关于新历史主义理论的相关概述:它的历史观、理论主张及关键词的含义;在第二、三章中作者紧密联系小说的故事情节,分别用权力和颠覆解释了小说的多重主题思想及其之间的关系。作者用这前后对应的两章内容揭示了冯尼古特对两性地位、对科技发展、对军政强权、对宗教本质的根本态度;在第四章中作者在含纳一词的启发下,透过故事情节的表象,深刻地剖析了这些看似荒谬的情节编排和听似合理的创作灵感实则暴露了冯尼古特及其作品的时代局限性;结论部分作者先是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内容,而后阐述了个人对冯尼古特及其作品的简要评价。
其他文献
翻译,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手段,其作用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尤为突出。许多学者投身翻译领域并形成了大量翻译理论。其中,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功能翻译理论引起了众多关注,弗
本研究以现在完成时为研究对象,借助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hinese LearnerEnglish Corpus)英语专业子语料库中的语料,采用了定最分析的方法,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两个英语专
儿童文学在儿童心理成长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好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够从多方面使儿童受益。近三十年来,国内不断引进国外一些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研究
光电行业已经感受到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寒意,在2009年,经济危机对光电行业的影响会持续多久,哪些领域会首当其冲,哪些领域能逆市而上?Laser Focus World杂志联手Industrial Las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德国,自其诞生40多年以来,它的影响曰益扩大,波及世界各国。功能主义目的论的出现,动摇了源文至上的传统翻译观念,重视译文功能,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