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调控AKT/P53通路抑制铁死亡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xcun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缺血性心脏病常发生心肌缺血,再供血后损伤加重,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心肌I/R损伤多见于经皮冠脉介入术、心脏瓣膜手术和心内直视手术等治疗,造成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肌细胞死亡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近年来,围手术期心肌保护受到重点关注,因此探索防治心肌I/R损伤的机制,在临床麻醉中具有重要意义。铁死亡(Ferroptosis)是心肌I/R损伤中细胞的重要死亡方式,阻抑心肌细胞铁死亡可以减少心肌I/R损伤。在脂氧合酶或Fe2+的作用下,脂质过氧化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增多导致细胞铁死亡。铁死亡的特征是线粒体萎缩、嵴减少和外膜破裂等。当心肌细胞受到缺血缺氧刺激时,P53的活性增强并进入细胞核调节下游蛋白的表达,促进铁死亡的发展。因此,如何抑制P53活性进而抑制心肌细胞铁死亡,成为减轻心肌I/R损伤的关键。丙泊酚的结构与维生素E类似,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通过促进抗氧化酶的表达,丙泊酚抑制ROS产生和脂质过氧化,减轻心肌I/R损伤。细胞ROS过度产生和脂质过氧化,是铁死亡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丙泊酚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铁死亡,发挥心肌保护作用。丙泊酚抑制心肌I/R损伤中P53的活性,但其机制尚不明确。P53活性受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的负调节,磷酸化的AKT促进鼠双微基因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与P53结合,诱发P53分解从而抑制细胞铁死亡。已证实丙泊酚通过调控AKT/P53信号通路,抑制大鼠肝脏I/R损伤。丙泊酚是否通过抑制心肌细胞铁死亡,减轻心肌I/R损伤?AKT/P53信号通路是否在丙泊酚抑制心肌细胞铁死亡中起作用?迄今未被研究。本课题组提出假设:丙泊酚通过抑制心肌细胞铁死亡,减轻心肌I/R损伤,上述机制与AKT/P53信号通路有关,为验证该假说,本课题组设计了相关实验。第一部分:丙泊酚通过抑制心肌细胞铁死亡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目的1.观测细胞铁死亡在丙泊酚减轻H9C2细胞损伤的作用。2.探讨细胞铁死亡在丙泊酚减轻大鼠心肌I/R损伤中的作用。研究方法1.H9C2细胞常规培养和传代。2.细胞分组,用过氧化氢(H2O2)和伊拉斯汀(Erastin,铁死亡诱导剂)建模(图1-1A):(1)C组:常规培养25h。(2)H组:常规培养60min,加入200μMH2O2刺激24h。(3)H+P组:加入50μM丙泊酚刺激60min和200μMH2O2刺激24h。(4)E组:常规培养60min,加入2.5μM Erastin刺激24h。(5)E+P组:加入50μM丙泊酚刺激60min和2.5μM Erastin刺激24h。3.使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台盼蓝染色和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图1-2)。4.通过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染色,检测细胞ROS含量。5.使用免疫荧光,评估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NRF2)核转位水平。6.通过试剂盒检测细胞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亚铁含量。7.建立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模型,分组(图1-1B):(1)C组:灌注KH溶液120min。(2)I/R组:灌注KH溶液30min,停止灌注30min和再灌注60min。(3)I/R+P组:灌注KH溶液10min和50μM丙泊酚20min,停止灌注和再灌注。8.通过试剂盒测定心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SOD活性、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的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Oxidized glutathione,GSH/GSSG)比值、MDA和亚铁含量(图1-3)。9.使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HE染色和透视电镜评估心肌梗死面积、病理和线粒体情况。10.采用免疫组化测定心肌NRF2核转位情况。11.通过Western blot评估H9C2细胞和心肌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铁蛋白重链(Ferritinheavy chain 1,FTH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和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Cystine/glutamate reverse transport body,XCT)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H2O2导致细胞活力降低和活性氧增多;丙泊酚使用后,细胞活力和活性氧较H组回落。2.H2O2引起NRF2核转位和HO-1表达较对照组轻度增多;丙泊酚应用后,NRF2核转位和HO-1较H组显著增多。3.与对照组比较,Erastin引起细胞活力降低和超氧阴离子增多;丙泊酚预处理后,细胞活力和超氧阴离子较E组缓解。4.与对照组相比,Erastin导致MDA和亚铁含量增多,SOD活力和抗铁死亡酶表达降低;丙泊酚应用后,MDA、亚铁含量、SOD活力和抗铁死亡酶均回落。5.与正常心肌比较,I/R引起LDH、CK-MB、MDA和亚铁含量增多,SOD活力和GSH/GSSG 比值降低;与I/R组比较,丙泊酚治疗后LDH、CK-MB、MDA和亚铁含量降低,SOD活力和GSH/GSSG 比值增多。6.I/R诱导较正常心肌梗死面积增加、纤维水肿和线粒体嵴扭曲;与I/R组相比,丙泊酚治疗后心肌梗死面积减少、纤维水肿减轻和线粒体嵴规整。7.I/R处理后,NRF2核转位和HO-1较正常心肌轻度增加;丙泊酚预处理后NRF2核转位和HO-1较I/R组显著增加。8.与正常心肌比较,I/R引起抗铁死亡酶表达减少;丙泊酚使用后,抗铁死亡酶表达较I/R组显著增加。结论1.丙泊酚抑制H9C2细胞铁死亡。2.丙泊酚抑制心肌细胞铁死亡以减轻心肌I/R损伤。第二部分:丙泊酚调控AKT/P53通路抑制铁死亡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目的1.探讨丙泊酚对AKT基因敲除的H9C2细胞铁死亡的影响。2.探究丙泊酚是否通过调控AKT/P53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细胞铁死亡以减轻心肌I/R损伤。研究方法1.H9C2细胞常规培养和传代。2.细胞分组(图2-1A):(1)C组:常规培养25h。(2)E 组:常规培养 60min,加入 2.5μM Erastin 刺激 24h。(3)E+P组:加入50μM丙泊酚刺激60min和2.5μM Erastin刺激24h。3.使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台盼蓝染色和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图2-2)。4.通过Western blot和CCK-8实验,评估丙泊酚对于AKT siRNA和Erastin处理的H9C2细胞,AKT、P-AKT、抗铁死亡酶(FTH1、GPX4、XCT)和细胞活力的影响。5.建立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模型,使用AKT抑制剂MK2206,分组(图2-1B):(1)C组:灌注KH溶液120min。(2)I/R组:灌注KH溶液30min,停止灌注30min和再灌注60min。(3)I/R+P组:灌注KH溶液10min和50μM丙泊酚20min,停止灌注和再灌注。(4)I/R+P+MK:灌注 15nM MK2206 10min 和 50μM丙泊酚 20min,停止灌注和再灌注。(5)I/R+MK:灌注 15nM MK2206 10min 和 KH 溶液 20min,停止灌注和再灌注。6.通过试剂盒检测心肌GSH/GSSG比值和亚铁含量(图2-3)。7.使用HE染色和透视电镜测定心肌病理和线粒体情况。8.通过Western blot测定心肌抗铁死亡酶和P53表达。9.使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评估心肌AKT和P-AKT表达。结果1.与Scramble siRNA组比较,AKT siRNA组AKT、P-AKT及抗铁死亡酶的表达和细胞活力降低;与Scramble siRNA E组相比,AKT siRNA E组抗铁死亡酶表达和细胞活力轻度降低;与Scramble siRNA E+P组相比,AKT siRNA E+P组抗铁死亡酶表达和细胞活力轻度降低。2.I/R处理与对照相比,GSH/GSSG 比值降低和亚铁含量增多;与I/R组和I/R+MK组比较,丙泊酚预处理分别提高GSH/GSSG 比值和降低亚铁含量。3.与对照组相比,I/R组引起心肌纤维水肿、波浪状改变和线粒体嵴扭曲;与I/R组和I/R+MK组相比,丙泊酚处理分别减轻心肌纤维水肿和波浪状变化、促进线粒体嵴规整。4.I/R处理与对照组相比,抗铁死亡酶表达增多和P53表达降低;与I/R组和I/R+MK组比较,丙泊酚处理分别增加抗铁死亡酶表达和降低P53表达。5.与对照组比较,I/R组P-AKT表达降低;与I/R组和I/R+MK组比较,丙泊酚处理均促进P-AKT的表达;各组AKT表达没有差异。结论1.丙泊酚影响AKT信号通路抑制H9C2细胞铁死亡。2.丙泊酚调控AKT/P53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细胞铁死亡,减轻心肌I/R损伤。全文结论丙泊酚调控AKT/P53通路抑制铁死亡减轻心肌I/R损伤。创新性和意义1.首次发现丙泊酚抑制心肌细胞铁死亡。2.首次发现丙泊酚调控AKT/P53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细胞铁死亡,减轻心肌I/R损伤。局限性1.未探讨丙泊酚心肌保护效应的浓度依赖性变化。2.未检测其他抗铁死亡酶的表达。
其他文献
<正>从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取得商业成功,引发国产动画电影投拍热潮,为国产动画电影市场带来起色和希望,到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迎来国产动画电影的高光时刻,点燃观众对本土动画的热情和信心,中国动画电影市场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但期间却历经沉浮,不易形成全面的观察结论。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和严峻考验,动画电影市场也成为首当其冲的领域,产业观察的难度进
期刊
病毒性心肌炎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性心肌病,其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近年来临床上应用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许多学者采用体内外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对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这些研究结果的梳理,基本可以明确中药能通过调节免疫、抑制心肌纤维化、抗凋亡等多途径、多靶点、多效应来抑制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
随着电力行业的蓬勃发展,智慧燃气电厂信息化建设成为其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收集并处理燃气电厂运行过程中的所有有效数据,是构建智慧燃气电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的基础工作。文章首先详细阐述智慧燃气电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来源、主要架构及其功能,其次对构建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系统分析,最后将其应用于实际,旨在为行业人员提供参考,促进我国智慧燃气电厂行业可持续发展。
<正>公元166年,罗马帝国正在鼎盛时期,国力强大。罗马军团在路奇乌斯·韦鲁斯皇帝的指挥下,在罗马帝国的东部边境击败帕提亚敌军后洋洋得意地回到罗马。他们向西行军到罗马,身上携带的不仅是掠夺帕提亚神庙得来的战利品,还带着将在之后20年肆虐罗马帝国的流行病,这次疫情将无情地改变罗马世界的格局。这场瘟疫得名“安东尼瘟疫”,
期刊
始于汉代的鲁义姑传说和始于唐末的黄巢传说,原本各自流传,却在明清逐渐合流,而后结合端午节,生成了黄巢不杀鲁义姑的端午传说。其思维结构包括两组对立项:黄巢的杀与不杀、义姑的舍与不舍,对应于“过分轻视血缘关系”与“过分重视血缘关系”的对立;艾蒲的自然生长与挂于门首做标识,兵将杀来时的自然时间与过端午节之节日时间,体现了“自然”与“文化”的对立。随着叙事的发展,角色选择行为促使每组的前一个义项向后一个义
近年来的国产动画电影,一改20世纪国产美术片篇幅短小、剧情简单化的特征,对好莱坞的“梦幻机制”进行了借鉴,让电影富于娱乐趣味。拥有新异朗阔世界,主人公有着神奇经历的国产动画,迎合了观众的隐秘欲望,为观众营造了一个个印象深刻的梦境。而另一方面,国产动画又没有失却对现实的关注,动画人以或直观再现现实,或将现实纳入童话话语的方式,履行着自己的文化使命,以为角色提供一条想象性出路的方式,尽可能地弥合着梦与
以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自治县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Mayr)]—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地调查法,获取相应数据,通过FORECAST模型,模拟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混交比例(落桦比2∶1,1∶1,1∶2,1∶3,1∶4)混交林300年(6个轮伐期)碳储量时空变化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致病特点,可将其归于中医“时病瘟疫”温热类疫病范畴,从古至今,针灸防治时行瘟疫及热证的医案云集,临床经验丰富,对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文综述古代文献中针灸疗法对时行瘟疫的防治,并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针灸的运用,为进一步研究针灸防治新冠肺炎的疗效观察、操作规范及其效应机制奠定基础,为今后针灸防治疫病提供新思路。
商业生态系统在受到重度负面冲击时会在整体韧性水平上表现出何种差异,这与系统结构设计有何关系?本研究基于复杂系统层次嵌套理论视角,将特定商业生态系统集群内、同一生态位上的集群以及跨生态位集群的组件联结结构与系统整体韧性联系起来,分析提炼这三个纵向嵌套层次的联结结构特征与生态系统整体韧性的因果关系。借助图论工具进行双案例对比研究发现,①集群内组件间相互依赖性越低、中心化程度越高,②同一生态位上异构性集
培养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成为提升数学能力的重要方式。它可以方便同学们解说自己的数学观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但是现在教师们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所用的方法还存在许多不足,本文基于此主要探究培养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