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致力于构建初中物理创新能力教学目标结构,以利于在初中阶段、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主要研究和结论如下: 1、以创造学和中学生创造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提出初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以初级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尽力培养中级创新能力。 2、分析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活动内容,提出初中物理创新能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培养目标:(1)独立获取新的知识。在观察、实验和收集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独立的思维活动,分析、概括得出正确认识和结论。(2)运用已有知识、方法解决新情境物理问题。“新情境”指教材中没有、学生未曾见到过的物理情境,但解决问题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是学生已知的。(3)用新的方法有效解决物理问题。“新方法”指学生经过独立探索获得的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3、以教育目标分类学为基础,提出初中物理教学目标结构:(1)能力目标:观察、实验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运用相关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2)情感目标:学习兴趣,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学习习惯,思想品德。(3)知识目标:物理事实、概念、规律和物理符号、图象、仪器。 4、以初中物理教学目标结构为基础,将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纳入到已有教学目标结构中,构建初中物理创新能力教学目标结构。通过教学内容分析示例,为教师提供一个可操作的目标结构。 5、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教师对本研究结论的认同情况。统计表明,73%以上教师接受“初中物理创新能力教学目标结构”,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本结构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于今后继续深入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