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式教学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问题解决方面,变式主要有三种变式拓展形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它们有利于构建特定的经验系统。特定的经验系统对学生学习成就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在没有经验和定势思维的情况下,所有的事物在人眼中只是一些毫无意义的光影。不管是思维的灵活性、批评性还是思维的创造性都是在具有一定的经验系统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一题多解作为变式的三种基本拓展形式之一,是教师最关注的一种变式形式,促使学生体验各种不同的活动经验,能很好的丰富学生的经验系统,在教学中同样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一题多解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独创能力,这已经得到了很多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认可。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对一题多解策略使用的并不多,许多教师表示教什么并不是教师本身所能决定的,以及一题多解策略对教学所起的作用还是存有疑惑。教师对一题多解策略的态度到底是怎样的,笔者通过本研究试图去了解教师对一题多解策略的态度的各个成分,具体分析教师对一题多解策略的态度,以及教师的所处的地区、性别、学校类型等因素的改变对态度的影响,找到影响因素。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找到了合适的态度模型(ABC态度模型),根据模型的三个成分,再结合研究对象,编制测试项,形成教师对一题多解策略的态度问卷。预研究中,笔者收集了62份预研究数据,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分析,试卷整体的克隆巴赫系数较高,做KMO和巴特利特检验(Kaiser-Meyer-Olkin test and Bartlett’s test)也被认定适合做因子分析,结果教师对一题多解策略的态度被分成了7个主成分,但测试项较好的聚在了前3个主要成分上,与所选择的态度三成分模型吻合较好,很好的验证了本研究关于一题多解的教师态度模型的合理性,和测试问卷的有效性。且每个成分都具有较高的克隆巴赫系数,具有好的信度。笔者选择了前三个主成分,保留了信度高的测试项,对信度不好的测试项进行了删除和改编。根据成分中测试项的内容将三个成分命名为:(1)一题多解策略的重要性;(2)对一题多解策略的喜欢程度;(3)使用一题多解的行为倾向性。接着,以上海的4所重点中学和江西的3所中学的52位初中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以量化分析方法为主,质性分析方法为辅。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态度三个成分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了,教师个人的背景因素对态度和态度三个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教师对一题多解策略态度的三个成分均值不相同,之间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不管是一题多解策略的重要性方面还是对一题多解策略的喜欢程度方面,测试分数都高于教师使用一题多解的行为倾向性方面的得分,三个方面发展不均衡。第二,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来检测统计量F,发现教师所在地区、性别、学历、学校类别、工作年限、职称对教师关于一题多解的态度有没有产生显著性的影响。但是从绘制的轮廓图来看不同因素改变后态度和三个成分作为因变量的边际均值都会有相应的改变,改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最后,笔者对本研究的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了反思,希望对以后研究一题多解的研究者提供一些经验,促进对此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使研究能够更加科学,也能更好的帮助教学,促进教学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