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革命以来生态危机的加剧,生态文学作品也前所未有地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杰克·伦敦(1876-1916)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经典作品《野性的呼唤》出版于1903年,给作者带来了持久的声誉。近年来,这部作品因其所蕴含的生态意识萌芽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作品之一。《野性的呼唤》体现了杰克·伦敦对动物和大地的关怀。他批判了人类对动物的奴役、虐待以及为了一夜暴富的美国梦而对大地疯狂的开采行为。中国作家杜光辉(1954-)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生态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可可西里狼》出版于2010年。这部小说不仅传达了他敬畏自然、生态整体的观点,也探究了中国藏民所特有的生态伦理思想。该作品为作者赢得众多荣誉,而且被澳大利亚图书馆所收藏,这是中国作家向世界输出自己的生态思想和价值观的一种具体体现。虽然孕育这两部作品的时代、地点、文化均不相同,甚至两者的文学地位与文学影响也不可相提并论,但这两部作品中均蕴含了作者的生态观。目前,对杰克·伦敦个人及其经典作品《野性的呼唤》的研究不胜枚举。国内外学者主要从自然主义、达尔文主义、比较文学、主题学、阐释学、生态批评等视角对作品《野性的呼唤》进行解读。《可可西里狼》作为中国近现代作家杜光辉成名作之一,对该部作品及其作者的研究数量相对匮乏。对《可可西里狼》的解读主要从比较文学、生态批评视角进行论述。纵观前人对两部作品的研究,笔者发现从生态批评视角对《野性的呼唤》和《可可西里狼》进行平行比较研究的学术成果还尚属罕见。以生态文学批评为理论框架,在对两部作品细读的基础上,本论文运用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方法对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发现两位作者生态思想意识在两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及杜光辉生态观对杰克·伦敦生态思想的继承与深化。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引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结论。引言部分介绍了《野性的呼唤》和《可可可西里狼》这两部文学作品的内容及其作者,概述了本论文所运用的生态理论概念,并综述了国内外对这两部作品的相关研究和选题意义。第一章到第三章主要运用生态批评理论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第一章主要分析这两部作品中的相似主题,包括批判“人类中心主义”观以及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两部作品中的体现。第二章从三个方面探究这两部作品中相异的主题:敬畏生命、生态意识与生态责任和生态审美自然性原则。第三章对比分析在这两部作品中体现出的作者的生态关怀。结语部分指出,《野性的呼唤》和《可可西里狼》中均体现了作者的生态观,但作者杜光辉不仅继承、发扬了前人的生态思想,也向世人揭示了中国面对生态问题独特的思维方式。中西方的生态智慧对于缓解、解决世界共同面对的生态危机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