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该病不仅是导致慢性肾衰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对DKD的治疗主要是对血糖、血压和蛋白尿的控制用药,这些治疗虽然可以缓解症状、延缓终末期肾衰的进展,但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发展进程。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和中医药非常必要。目的:观察运脾和络方减轻ZDF大鼠肾损伤的作用,并从Sirt1/AMPK角度探讨其机制,以期为糖尿病肾损伤防治提供新思路和实验依据。方法:1、造模:取8周雄性ZDF大鼠30只,普通ZL大鼠10只,ZDF大鼠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ZL大鼠全程普通饲料喂。连续4周检测空腹血糖,四周后空腹血糖值>7.8 mmol/L,为糖尿病大鼠模型,继续高脂高糖饲料喂养。2、随机分组:模型组、Sirt1加强组、运脾和络方组、二甲双胍组,ZL大鼠为正常对照组。3、药物干预:Sirt1加强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重组腺病毒-SIRT1;运脾和络方组予以运脾和络方12.5g/kg·d灌胃;二甲双胍组予以盐酸二甲双胍片0.15g/kg·d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Sirt1加强组大鼠每日给予蒸馏水4 mL。各组大鼠每天灌胃1次,连续10周。4、留取尿液和血液检测肾功能指标;HE染色和Masson染色法检测肾组织病理变化;Real-time PCR技术测定肾脏Sirt1和AMPK的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技术测定肾脏SIRT1、AMPK、p-AMPK及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Drp-1、LC3、P62、Parkin)表达情况。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型明显肥胖,被毛干枯无光泽,脱毛严重,懒活动,灌胃不挣扎,尿多,粪便稀溏;空腹血糖(FBG),肾功能相关指标即尿蛋白(UP)、尿微量蛋白(U-ALB)和血肌酐(Scr)均明显升高(P<0.01);Sirt1 和 AMPK 的 mRNA 下降(P<0.05),SIRT1、AMPK、p-AMPK、Parkin、LC3的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P62和Drp-1表达升高(P<0.05);肾小球局灶性纤维化,局灶性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坏死脱落及萎缩,出现管型,部分肾小管扩张,肾间质纤维增生,小动脉壁增厚。②运脾和络方治疗后ZDF大鼠一般情况明显改善;肾功能好转,Scr和U-ALB均降低(P<005);Sirt1 和 AMPK 的 mRNA 表达增加(P<0.05),SIRT1、AMPK、p-AMPK、Parkin、LC3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P62和Drp-1表达降低(P<0.05);肾脏病变也有明显减轻。结论:①ZDF大鼠在实验早期就出现了肾功能受损情况;②经过运脾和络方治疗后,肾脏病变程度减轻,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③运脾和络方可能通过激活Sirt1/AMPK通路,调节自噬,从而起到保护ZDF大鼠肾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