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热镀锌渣整体化利用技术的创新与集成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deng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汽车、家电等行业对热镀锌板的用量增大,锌锭的消耗量也逐年增加,其直接导致热镀锌渣的产量急剧增加。据统计,全国每年热镀锌用量达80万吨之多,产生热镀锌渣超过10万吨,邯钢每年产生热镀锌渣3600吨。宝钢、鞍钢、武钢都采用过卧式真空炉处理热镀锌渣,由于主体设备受锌液腐蚀严重,维护率过高,最终都停止运行,攀钢采用双真空蒸馏法回收应用效果也不佳。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热镀锌渣的完全高效回收利用研究,并建立了示范性工业化生产线。通过实验室前期研究,利用立式真空炉进行中试实验研究,还利用精馏炉进行工业化生产,同时研究了MnZn铁氧体、超细锌粉、四针状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术。研发了一种利用热镀锌渣为原料直接制备超细锌粉的工艺技术。该法可以避免利用热镀锌渣制成粗锌锭后,再用粗锌锭制备金属锌粉而产生的二次能源浪费。采用全密闭氮气喷吹和快速冷凝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了相关的喷吹装置和冷凝装置,并提出了解决锌粉团聚和提高锌粉纯度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最高温度控制在975℃,恒温时间为45 min,氮气流量11 L/min,小型试验锌渣渣量控制在70 g左右,生产出来的超细锌粉表面光滑,基本无氧化锌的存在,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好。符合超细锌粉企业标准化学成分的三级水平要求、粒度18 μm的要求。利用立式真空炉对热镀锌渣进行真空法制备金属锌的中试试验研究。真空蒸馏法处理热镀锌渣是可行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生产出来的产品为不规则形状的锌块,还需经过重熔铸锭工序方可应用于生产;并且一次处理量较小,间歇式操作,需多台设备同时运转,难以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采用990型精馏炉对热镀锌渣进行工业化生产实践研究。研发了一种利用热镀锌渣生产锌锭的新型”三池”结构精炼炉装置;研发了以焦炉煤气为热源蓄热式燃烧的精馏炉节能新技术;开发了精馏炉处理热镀锌渣的工艺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精馏法可以完全处理热镀锌渣,其产品锌锭纯度可达99.995%以上。通过对影响锌精馏过程的因素及特性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提高产品回收率、产品质量以及延长精馏塔塔体寿命的措施。研发了以二次锌渣和酸洗废液、废铁屑为原料,在无需进行Zn、Fe分离的情况下,通过同时浸出、同时净化除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的方法直接制备软磁MnZn铁氧体前驱体的方法,进而进行了制备MnZn铁氧体全方位的系统研究,使热镀锌渣得到完全回收利用。结果表明:经过净化后二次锌渣的杂质元素含量<0.001 g/L,酸洗废液的杂质元素含量<0.001 mol/L。制备MnZn铁氧体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原料溶液配方为Fe203:52%,ZnO:23%,MnO为25%,过量系数分别为1.06、1.09、1.09。搅拌速度取500 r/min、进料速度在0.75~1 ml·s-1·cm-2、反应温度为45℃、陈化时间为2h、NH4HC03/NH3·H20为2、采用并加的加料方式,溶液pH=10,分散剂SDBS用量=0.2 g/L,预烧温度450℃、烧结温度1300℃。可以直接得到收得率为92%,粒径<2 μm的MnZn铁氧体前驱体粉料,煅烧后铁氧体磁性能符合CL10F铁氧体行业标准。利用净化后的溶液开展了低成本高性能MnZn铁氧体复合软磁材料的制备与研究。采用化学溶胶凝胶法在Fe基非晶纳米晶颗粒表面沉积覆盖MnZn铁氧体,制备了复合软磁体颗粒。通过添加低熔点合金NiPCuSn粘接Finemet软磁粉末,成功的在低温条件下制备出了具有优异软磁性能的软磁块体。研发了一种利用二次锌渣为原料直接制备四针状纳米氧化锌晶须的工艺技术,并将其作为光催化剂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研究了四针状纳米氧化锌晶须在紫外光照射下光催化降解的能力,考察了亚甲基蓝溶液的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作用时间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光催化剂最佳用量为2 g/L,此时经25 min光催化降解后,10 mg/L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95%以上。并且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尺寸越小光催化性能越高,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光催化效果要比片状氧化锌晶须好。
其他文献
熔盐电解法是有色金属冶炼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对于轻金属冶炼而言,是工业生产的基本方法。电解槽是熔盐电解工艺过程的核心设备,槽内存在高温电化学反应和宏观多相流体流动,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多物理场耦合的复杂冶金过程。阳极过程是代表性过程,它涉及在固-液界面产生阳极气体形成多相反应体系,又涉及阳极气泡和电解质的宏观流动等复杂的物理过程。阳极过程中的气泡行为对电解过程影响重大,一方面引发额外压降增加能耗,甚
抚顺西露天煤矿是亚洲第一大露天矿,在矿山不断开采的过程中,边坡逐渐变陡加深,易出现失稳,甚至滑坡。加之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位于抚顺市中心城区,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制约矿山和抚顺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西露天矿南帮边坡属于深大顺层边坡,边坡内部含有软弱夹层,边坡中部存在F5断层,对边坡西侧有约束解除作用。由于矿山的非对称开挖,导致边坡东西两侧潜在的滑坡体厚度不一致。而坑底的非对称回填则使得
齿轮传动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装备中,是主要的机械传动形式。齿轮传动系统在高速、重载等恶劣的工况下,容易发生静强度失效和疲劳失效等多种失效形式,其工作性能直接影响机械装备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对齿轮传动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与评估是确保机械装备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传统的齿轮系统可靠性模型多是建立在各零部件独立失效的假设条件下的静强度可靠性模型,并且获取零部件初始强度信息难,多数模型并不便于工程上的
随着卫星通信和传统地面通信业务及网络融合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是星间链路的出现和星上处理能力的增强,使得空间节点间彼此互联成为未来空间通信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也使得研究并建设基于协作传输的空间信息互联网势在必行。未来的空间信息互联网将是以空间平台为主要载体实时获取、传输和处理空间信息的通信网络,通过星间、星地链路连接在一起的不同轨道、种类、性能的空间节点,不仅向下可支持对地观测的高动态、宽带实时传输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的储能器件,具有环境友好、充放电速度快及循环稳定性高等特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与锂离子电池及燃料电池等相比,其能量密度还有待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E与其比电容C和工作电压U有关(E=1/2CU2),因此可通过提升比电容和工作电压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在非对称型超级电容器中,正、负电极在不同的电位区间内储能,组装非对称超级电容器是提高工作电压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超级电
多级库存控制是供应链库存管理的主要形式,因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以冶金、石化行业为代表的流程工业以其高投入、高成本、高资源占用率等特点,对工业化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流程工业的供应链中含有大量间歇性生产过程,生产时间长,视为订单触发的离散系统;而销售环节中订单随时可达,处理时间相对很短,视为时间连续系统,二者相结合呈现混杂系统(Hybrid system)的特征,是一类
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决定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所能提供的服务范围,是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众多应用的前提。而覆盖优化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主要支撑技术之一。因此,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的优化方法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区域覆盖漏洞修复问题,本文首先考虑了传感器的更贴近于实际应用的基于误警率的概率感知模型。针对网络服务质量的要求
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近年来被广泛研究,非高斯分布特性广泛存在于现代工业过程数据中,传统基于高斯分布假设的数据驱动方法在面对具有这类特性的数据时不再适用。本文将非高斯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故障诊断中的检测、诊断、辨识三个问题及其在电熔镁炉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针对非高斯过程故障检测难问题,研究了独立元高斯分布变换方法及基于此变换的故障检测指示量和控制线。对比主元与独立元高斯变换的结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使得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得以快速发展,被控对象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控制难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控制策略已不能够满足现代生产所需要的控制需求。而网络化控制不同于传统的控制方法,它将有线或无线网络、智能传感器、数字通信技术等现代手段与计算机网络结合起来,成为现代控制理论中先进的控制技术。网络化控制以自身优势目前广泛地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信息规模越来越大,数据传播呈现出爆发之势,现代社会已步入信息高速发展的时期。与此同时,人们获得数据的方式方法越来越多,数据量具有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而时间序列在各种数据中是一种重要的数据类型。时间序列可以反映受监测事物的状态,它是对某个物理量进行等时间间隔观测所得的数值序列。时间序列数据的采样点具有连续性和数值特性,整个时间序列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整体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