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足机器人步态稳定姿态解算方法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机器人技术研究是现在各国科技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其中跟人类外形接近的双足机器人是各国在机器人领域研究的比较热门的课题,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高科技发展现状。双足机器人相较其他形式的机器人,如爬行式,轮式等形式的机器人更能够在高危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给予人们帮助。双足机器人因其系统复杂,而具有多项技术指标,其中步态的稳定性是其重要指标之一。双足机器人步态稳定性的提升能够确保其加快走进实际应用中。机器人行走过程中各关节的姿态角变换对其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本文对姿态角的姿态解算方法进行研究。因为机器人姿态会随着行走而不断变化,为了便于姿态传感器对姿态信息的获取,需要提前对机器人的步行做出规律的步态规划。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对主要控制系统的硬件进行选取与说明。核心系统板采用以STM32F103C8T6为核心运算CPU的电路模块,该模块的封装在F103是最小的,它具有功耗低,运算快的优点。舵机控制模块采用的是串行通信的数字舵机,选用的型号为DX-H25,它具有更强的固定力量。姿态读取模块选用的是MPU-6050姿态传感器,MPU-6050是一款包含加速度计与陀螺仪的惯性测量元件,与组合元件相比,缩小了加速度计与陀螺仪时间轴的差值,并且减少了封装空间。2,对双足机器人各部位的关节连杆模型进行建立,在模型里对姿态角的定义做以说明。之后在连杆模型的基础上,对涉及到的人体运动学进行分析,包括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3,对稳定性所涉及的稳定性判据,ZMP判据做以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能够满足双足机器人动态步行的步态规划方法,即五点式规划法来对其进行步态规划,在此规划过程中着重对主要影响姿态信息的髋关节和踝关节进行规划,并计算得出行走状态下的髋关节轨迹方程与踝关节轨迹方程。4,基于已经规划好的步态以及所得到的关节轨迹方程对姿态解算方法进行研究,在双足机器人姿态解算中,姿态传感器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在姿态传感器工作中主要应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来进行处理,卡尔曼滤波算法因并不适合处理非线性系统中所产生的信号,所以在对姿态解算过程中具有较大的误差,为了消除双足机器人利用姿态传感器长时间工作产生的积分误差累加而导致输出误差比偏大的影响,特提出一种二阶互补滤波与无迹卡尔曼滤波融合的融合滤波解算方法用于对姿态角进行解算。经过对融合算法的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姿态角的解算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精度,缩小误差。
其他文献
学位
植物工厂是现代社会理想的叶菜生长设施,然而建造成本、运行成本和设备成本高等费用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其中营养液栽培成本较高且技术复杂,对于蔬菜生产的一线菜农来说不容易掌握。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采用基质栽培方式,在普通日光温室中进行叶用莴苣的层架式栽培试验,试图为叶菜层架式基质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就基质厚度进行了探究。以育苗基质为主,设置厚度6cm、10cm、14cm三种处理。发现基质越厚,莴苣根
流域生态环境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及其内在驱动力是景观生态关注的一个重点研究领域,流域景观动态及其驱动力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把握景观环境演化的规律,提高景观动态变化趋势的预测能力,为流域景观生态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取汾河一级支流文峪河作为流域的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文峪河流域的景观动态及其驱动力。本文从景观覆被、景观格局、景观预测、景观评价等方面对流域
骨骼肌作为机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和能量代谢举足轻重。骨骼肌的形成是一个精准且高度协调的过程,期间需要经历成肌细胞的增殖、迁移、融合等阶段才能形成肌纤维。骨骼肌卫星细胞作为肌源性干细胞,可以参与到机体肌肉形成和再生进程中,解析肌肉形成的调控网络与调控机制有助于家畜肉质品质的改良,而提高肌肉生长速度和肌肉产量对未来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
土壤有效磷亏缺是制约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通过生物学途径提高作物对磷的吸收利用率和缓解低磷对作物的伤害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硅(Si)是作物生长的有益元素,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并提高其对逆境胁迫的抗性。然而,低磷条件下外源Si对番茄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和机理尚不清楚。本试验以‘中杂9号’番茄为试材,采用水培法,设置对照(0.66 mmol·L-1)、轻度低磷(0.44 mmol·L-1)、
为了研究施氮量对春小麦与豌豆分别在单、间作模式下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施氮量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率与植株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借此探究出最佳的氮肥施用量及种植模式。本文通过大田实验,设置4个施氮水平:0 kg/hm2(N0),90 kg/hm2(N1),180 kg/hm2(N2),270 kg/hm2(N3),分别选择春小麦开花期和豌豆的开花结荚期,针对二者在单、间作模式中的农艺性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强,城市不断扩大,城市能源消耗随之增加,更多的人为热被释放。此外,由于新建高层建筑增加,使得城区中积聚了大量热量,不易扩散,造成了建成区内热岛效应的进一步加剧。解决城市热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本文以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结合六期太原市建成区边界变化范围,研究太原市热环境现状和近20年来太原市热环境格局;太原市绿地现状和近20年来太原市绿地空间格局变
学位
蝉花虫草,是我国传统的食药用菌,它含有的化学成分物质,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黄素单加氧酶首先在肝微粒体中被发现。之后,在细菌、酵母、哺乳动物和植物中的作用也被陆续报道。但是,在丝状真菌中,对其功能和作用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蝉棒束孢菌(蝉花的无性型)Icfmo基因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敲除、荧光互补、表型观察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等,系统地分析了Icfmo基因在蝉棒束孢菌中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大豆皂苷是大豆中一类重要的功能成分。大豆皂苷主要分为A类、DDMP类、B类和E类4类。A类皂苷末端糖基乙酰化导致大豆及其制品具有苦味和涩味,而DDMP类、B类和E类皂苷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理功能。A类皂苷缺失大豆材料的种子及制品的口感明显得到改进。GmSg-5基因是A类皂苷代谢的关键酶基因。为了改进大豆食品的口感并提高皂苷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对GmSg-5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和从基因水平建立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