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篇章语言学理论分析中法语篇,研究影响语篇建构的主要因素,以期对语篇建构及语篇翻译提出建议。论文第一章为篇章语言学的理论分析,主要包括篇章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主要思想以及与话语分析的区别等。论文第二章和第三章分析篇章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Beaugrande与Dressler提出的篇章性七个标准。这七个标准为衔接、连贯、意图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与跨篇章性(又名篇际性或互文性),针对篇章语言学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即篇章本身、篇章的参与者以及篇章所涉及的篇内和篇外语境。第二章讨论衔接与连贯标准,从篇章语法学角度研究篇章表层的形式连接以及体现衔接的主要方式,从篇章语义学角度研究篇章深层的意义连贯,包括主题推进模式、文章的逻辑顺序、体现意义连贯的主要方式以及篇章修辞结构理论等。第三章涉及其他五个标准。从篇章语用学角度研究意图性、可接受性与信息性,关注篇章与参与者之间以及篇章的各个参与者(作者、读者,有时还包括译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这种关系通过信息性标准体现。情景性标准针对篇章的语境因素,虽然各位专家的分类方式不同,但主要分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跨篇章性研究篇章与其他篇章之间的关联。论文第四章分析篇章的建构。首先对篇章性的各个标准进行总结,并分析这些标准之间的关联与动态关系。接着探讨篇章的形式与语义结构。最后分析篇章在微观与宏观层面的建构方式以及篇章的主要类型。论文第五章分析《中国园林》及其法译本在这些篇章性标准下的具体表现,总结该类文章的特点,包括用词、园林中景物的描述顺序、说理的过程等。通过研究该类篇章的特点及建构方式,旨在更好地建构相关文章及其语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