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新疆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分析原因,为新时期提升新疆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提供对策和方法。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1所医学本科高等院校的各年级临床专业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1000人(有效问卷949份),将一般情况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且利用访谈提纲,对该校从事学生管理和人文教育的6名教师进行访谈。结果:949名学生社会责任感总得分为122.68±17.493(满分160分),可知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情况较好。其中,社会责任的认知得分为39.50±6.558(满分为50分);社会责任的情感得分为27.90±4.626(满分为35分);社会责任的行为得分为55.28±8.354(满分为75分);可知该校医学生社会责任的认知、情感及行为得分情况均较好。不同民族的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总得分、社会责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总得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民族医学生在社会责任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上的总得分大于汉族学生。不同年龄组的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总得分、社会责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总得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8岁的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总得分、社会责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总得分均显著高于19、20和≥21岁组的学生。不同年级组的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总得分、社会责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总得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大一、大二的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总得分、社会责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总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大四的学生。不同考试类型的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总得分、社会责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总得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双语生社会责任感总得分、社会责任的认知和情感总得分均略高于其他考生类型的学生。父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总得分、社会责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总得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父亲文化程度是本科及以上组的学生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总得分、社会责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总得分略高于其他两组学生。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总得分、社会责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总得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母亲文化程度是本科及以上组的学生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总得分、社会责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总得分略高于其他两组学生。不同政治面貌的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总得分、社会责任的情感和行为总得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政治面貌的医学生社会责任的认知总得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政治面貌为群众的医学生社会责任的认知均分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组。在调查中追求理想、个人兴趣、权衡利益成为医学生入学主要动机。行业认知:绝大部分的医学生认同医生职业的崇高性,肯定“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认为行业风险度“较高”,三分之一的医学生认为医生“不一定受到尊敬”。学习态度:绝大部分的医学生认为医生必须具有系统完备的医学理论知识、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医学生就业选择:超过半数的医学生愿意接受去基层或是西部边远地区就业,而去基层或是西部边远地区就业的理由多为基层需要,为祖国做贡献,体现个人价值和作用。接受访谈的6位老师都认为在大学期间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主要表现在自身责任、他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缺失上,对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较大的依次是家人、学校和社会。结论:新疆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整体状况、社会责任的认知、情感及行为情况均较好。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仍需多关注医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不断提高与加强新疆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