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对寻找药物的靶分子、新型药物设计、药物的药理和毒理的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以分子光谱为研究手段,对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新型若丹宁衍生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食品中抗生素的检测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发现了一对荧光给体和荧光受体组成的新的荧光探针,结合能量转移技术实现对食品中抗生素的高灵敏的监测;利用量子化学手段模拟蛋白质的主要荧光基团—色氨酸与若丹宁衍生物的相互作用,发现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
1.本文利用量子化学限制的Hatree—Forck(RHF)从头算方法,使用Gaussian-98程序,以3-21G*基组,对实验室合成的五种新型若丹宁衍生物进行构型优化,通过对其前线轨道能和总能量的分析,预测这五种若丹宁衍生物的荧光性能;采用了Hyperchem7.0模拟在298K和308K两个温度下蛋白质的主要荧光基团—色氨酸与五种若丹宁衍生物的相互作用情况,并对五种若丹宁衍生物的水溶性进行模拟实验。
2.利用分子光谱(荧光、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以牛血清白蛋白为研究主体,以养殖业上常用的抗生素氟苯尼考(FF)、四环素(TC)、氯霉素(CAP)、阿莫西林(AX)为研究客体,利用荧光猝灭理论和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研究药物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机理,求出两者的结合常数、结合数及结合距离;利用热力学方程,讨论二者的作用力类型;同时利用已知结合位置的标记药物为探针,确定药物分子在牛血清白蛋白上的结合位置。
3.采用分子光谱较系统地研究3种含磺酸基的若丹宁系列衍生物和3种含甲氧基的若丹宁系列衍生物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能量转移机制,包括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和结合数、热力学参数、结合距离等。
4.基于第二部分抗生素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第三部分若丹宁衍生物与蛋白质之间有效的能量转移,建立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测定养殖业上四种常用的抗生素—氟苯尼考、四环素、氯霉素、阿莫西林的新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