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择期行肠道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检测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在这两种麻醉方式下的表达:探讨Tregs对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或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择期行肠道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00例,年龄为65~8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Ⅱ级,排除有神经系统病史或颅脑损伤病史;严重酗酒或精神类药物长期服用史;严重精神病病史;糖尿病;凝血功能异常;肝、肾功能不全者。(2)随机分为G组(全身麻醉)和C组(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3)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6h、第1d、3d、5d采用简易智能评分(MMSE)评估认知功能;并在术后1月、3月继续电话随访,采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4)于麻醉诱导前1d、术后第1d采集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方法分析得出CD4+CD25+CD127-Tregs占外周CD4+T淋巴细胞比例。C组和G组进行组内比较,比较术前1d和术后第1d的CD4+CD25+CD127-Tregs占外周CD4+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G组和C组在术后第1天Tregs的表达。(5)G、C组均根据术后第1天MMSE评分是否较基线下降≥2分,分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组(P组)和未发生组(NP组),比较P组和NP组在术后第1天CD4+CD25+CD127-Tregs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受教育年限、术前MMSE评分和手术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没有明显差异(P>0.05);(2)对比C、G两组患者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G组使用丙泊酚或瑞芬太尼的剂量均明显多于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OCD发生率:在术后6h、术后第1d、3d、5d、1月、3月,同一观察时间点比较,C组POCD的发生率显著低于G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Tregs的检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CD4+CD25+CD127-Tregs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术前1天G、C两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第1d结果显示C组和G组其所占比例均较术前1d显著增加,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术后第1d所占比例显著高于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术后第1天NP组和P组中CD4+CD25+CD127-Tregs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的比较:C、C两组中未发生POCD患者中Tregs表达比例均显著高于发生POCD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会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阻断手术区域伤害性刺激经脊髓通路上行传导至中枢,保护神经元细胞,全麻联合硬膜外组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减少,也进一步降低静脉麻醉药对于POCD的影响。(2)不同的麻醉方式使得Tregs的表达也有所不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具备更好的镇痛机理、减弱应激水平的作用,降低全身急性炎性反应,使得具有免疫抑制性的Tregs相比较于单纯全身麻醉表达减少。(3)Tregs可能对于降低POCD的发生、发展会有作用,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