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权力清单制度是一项在新时期我国的简政放权实践和整体行政改革中被赋予厚望的重要制度安排。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已经四年有余,全国各级政府都已编制和公布了部门权力清单。在收获制度硕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诸多的问题。本文对权力清单制度的运行情状进行分析,试图发现制度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深挖问题的根源,探索进一步推行的路径。本文共涉及四大板块的内容:首先,本文梳理了研究开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制度绩效、制度变迁理论和权力及权力制约理论,并厘定相关概念。其次,审视权力清单制度实施现状,摸清现存问题。权力清单制度的运行取得了显著成效,清单的编制和公布有序完成。通过对比分析浙江省、山西省和四川省三省省发改委权力清单,发现当下仍然存在清单编制缺乏统一标准,权力归类不统一,制度推行中的形式化和表面化,以及清单编制主体的合法性危机等问题。再次,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的视角,本文分析了权力清单制度运行问题产生的制度原因。权力清单制度创新属于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在制度推行中,自利性的地方政府存在与中央政府不一致的利益诉求;而传统的观念和管理思维、现行体制的局限等,共同导致了权力清单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耗损了制度绩效。最后,针对问题探究原因的最终指向在于寻求进一步提升的路径,本文认为,在权力清单制度的后续实施中,要注重顶层设计,增强权力清单制度的合法性;要重视调整制度集合,维持和巩固制度绩效;发挥观念的力量,以观念促进和稳定行动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