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观问卷的编制与实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028399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关注内心的需求与满足,“怎样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调查人们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尊严的生活。尊严是指个体被尊重的一种状态和体验。尊严观是指个体对尊严的一种主观看法和内部尺度。通过文献梳理、开放式问卷及个别访谈,提出了尊严观的初步维度结构,包含六个因子:自我接纳、他人认可、道德修养、权益保障、金钱权位、社会和谐,编制初测问卷,用初测问卷对450名被试进行调查,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后形成了46个题项的正式问卷,最终的尊严观问卷的维度构想包含五个因子:自身价值、金钱权位、道德修养、权利保障、社会和谐。用正式问卷进行调查,对1302份有效调查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及验证性因素分析,进一步验证结构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同时考查不同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地、家庭月收入、受教育程度和行业性质被试的尊严观特点。结果表明:(1)尊严观问卷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有46个项目,5个维度(自身价值、金钱权位、道德修养、权利保障、社会和谐)。(2)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尊严观的适宜工具。(3)在尊严观的各个维度上,不同性别、年龄、家庭居住地、家庭月收入、受教育程度、行业性质被试得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在金钱权位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在自身价值维度上低于女性。25岁及以上的被试在金钱权位、社会和谐、权利保障、道德修养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其他年龄的被试。城镇的被试在各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农村的被试。在家庭月收入上,收入水平较高被试在金钱权位和道德修养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被试。不同受教育程度与不同行业性质被试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较大,有显著性差异。
其他文献
信息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师培训也逐步融入了发展无边界的赛博空间。我国的网络研修,自本世纪初在华夏教育界的土壤中扎根之后,已从教师个体或团体自发地在网络上开展研修活动,发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非线性科学步入教育领域打开通道,一种非线性学习的新思想应运而生。在人际情感交流的驱动下,个体非线性学习者倾向于依据学习目的或兴趣结成学习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