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整治潜力及模式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ic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整治作为实现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直接补充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而且能够提高农田的投入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有力改善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助推地区脱贫攻坚。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是科学合理编制土地整治规划的一项重要依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土地整治潜力测算、土地整治模式研究等方面做了相关研究,丰富了研究成果,但关于农村土地整治潜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研究相对较少,对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研究更为鲜见。本文以宁夏典型贫困地区同心县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土地整治的相关理论、政策进行分析总结,充分利用同心县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农用地分等定级调查资料等,借助ArcGIS软件与实地调研等手段,运用典型样区调查法、主要因素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指数法、四象限法等,对同心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分别进行测算和分级;在收集同心县各区域自然、经济、贫困现状、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已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等资料的基础之上,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现有农村土地整治模式,并利用SPSS20对同心县11个乡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多次验证对比,设计了 3种不同区域的整治模式。主要结论如下:(1)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在对同心县农用地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ArcGIS中的分析工具确定可进行整治的农用地面积、不同坡度下各乡镇待整治的面积、已有农用地整治项目面积,最终确定待整治农用地规模为52462.05hm2,再利用典型样区调查法推算各乡镇的新增耕地系数,测算出各乡镇新增耕地数量潜力为6828.26hm2。结合测算得到的农用地整治数量潜力,并依据农用地分等定级理论,测算出以产能提高来表示的同心县农用地整治质量潜力为4237859.85kg。今后同心县农用地整治重点应向增加耕地产量、提高农田质量及完善已有耕作设施等多指标转变。依据农用地整治数量、质量潜力确定同心县农用地整治综合潜力分级。一级潜力区包括下马关镇,应作为农用地整治的重点区域;二级潜力区如王团镇、韦州镇、马高庄乡、田老庄乡和张家塬乡,可较为优先的开展农用地整治工作;三级潜力区如兴隆乡和预旺镇,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可在条件适宜的农用地进行小规模的整治工作;四级潜力区属于相对比较劣势的整治区,整治潜力较小。特别是下马关镇,无论在农用地整治数量方面还是在质量方面,都具有较大的整治潜力,在农用地整治次序中应优先安排整治项目。(2)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测算结合同心县实际情况,根据现状农村居民点面积和规划农村居民点面积测算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理论潜力为4723.09hm2;以乡镇为评价单位,从自然、经济、社会、土地利用4个方面选取8个影响较大的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将权重作为修正系数对测算得到的理论潜力进行系统修正,得到最终的现实潜力为2042.04hm2,整治潜力相对较大;最后采用“四象限法”对潜力进行分级。一级潜力区包括丁塘镇和豫海镇,整治潜力共计1185.13hm2;二级潜力区包括河西镇和下马关镇,整治潜力共计505.91hm2;三级潜力区包括韦州镇和田老庄乡,整治潜力共计201.40hm2;四级潜力区包括马高庄乡、王团镇、兴隆乡、预旺镇和张家塬乡,整治潜力共计149.60hm2。(3)农村土地整治模式研究通过实地调研自然、经济、贫困现状及潜力测算分级,结合同心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等规划成果,遵循因地制宜、区域特色整治方向等原则,选取自然、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等指标,如坡度、区位条件、农民整治意愿、农民人均纯收入、耕居比指标,将同心县11个乡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初步设计了“基本农田保障型”农用地整治模式、“新型农村社区型”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模式和“生态保护型”生态用地整治模式3种土地整治模式:1)“基本农田保障型”农用地整治模式:该模式适用于同心县人口相对集中、耕地面积较大、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的乡镇。重点布局在河西镇、王团镇、豫海镇、丁塘镇、预旺镇、兴隆等乡镇。2)“新型农村社区型”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模式:该模式适用于旧村宅基地布局零散、农村发展具有一定基础的区域,主要布局在韦州镇、下马关镇等乡镇。3)“生态保护型”生态用地整治模式:该模式适用于自然灾害多发、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主要布局在田老庄乡、张家塬乡、马高庄乡等乡镇。综上所述,本文借助ArcGIS软件、空间统计分析与实地调研等手段,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差异性的评价方法,对农用地整治潜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分别进行测算和分级;并借鉴现有的整治模式,利用SPSS2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设计了基本农田保障型、新型农村社区型和生态保护型3种整治模式,对贫困地区土地整治模式的设计提供了借鉴。通过实证分析农村土地整治潜力及模式研究的方法与流程,为土地整治区域的划分、重点土地整治项目安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撑。但是,如何构建更科学的、动态化的农村土地整治潜力测算指标体系,如何细化设计区域内不同的整治模式,从而使研究结果更具有指导意义,这是在今后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其他文献
欧式田园风格表达的是一种优雅、自然的气质,在繁忙,紧张的都市生活中,深受上海人的喜爱。但是上海的建筑规划、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有着自身的特点,如果将这种风格照搬,就显
期刊
介绍一种专用商品房面积测量的智能型仪器———房屋面积测量仪。它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和自动面积计算仪。在PC104的基础上、DOS环境下,实现了数据测取、图形绘制、用鼠标控
研究背景及目的偏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诱发因素多,累及人群广,且易共患多种神经精神疾病和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关于共患不宁腿综合征(restl
文章分析和讨论了一种将GIS技术应用到校园教务管理中的方法,详述了基于C/S模式的校园教务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框架、数据流分析及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方法,为数字校园教务管理可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我国高职护理教育起步较晚,目前招生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三年制,招收高中毕业生(包括中专及职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流动人口逐年递增,异地就医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我国医疗保险政策属地化管理,使得人民群众异地就医报销周期长、垫资压力大、往返奔波苦。因此,推进基本医
赣南地区的围屋具有鲜明的建筑特征,有待人们的保护和传承,本文将从红色产业和地域特色文化相结合的观点出发,分析江西民居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从而促进红色文化的可持续性
<正>对一批印度洋深海沉积物来源的海洋真菌进行抗污损活性初筛,发现其中Arthrinium phaeospermum菌株的粗提物有较好抗污损活性。结合HPLC化学分析和生物活性检测,优化了该
会议
本论文的主题是对网络恐怖小说进行初步探讨,通过对网络恐怖小说的生成土壤进行解析,分析网络恐怖小说在发展过程中汲取过的文化营养,总结网络恐怖小说对各种文化元素的借鉴、吸收及创新,研究网络恐怖小说的文本特征及创作特色,并初步做出价值判断。本论文从四个部分进行论述:首先,论文绪论部分梳理网络恐怖小说的兴起和发展,通过对比传统志怪小说、早期恐怖小说及其他类型网络小说,厘清网络恐怖小说的定义。梳理网络恐怖小
目的比较奥沙西泮与劳拉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广泛性焦虑患者90例分为两组:奥沙西泮组45例采用奥沙西泮联合文法拉辛治疗,劳拉西泮组45例采用劳拉西泮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