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栈型微尺度晶圆片在激光尖峰热处理过程中温度场与应力场分布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y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器件的逻辑节尺寸不断微缩,其纳米制程对快速热退火工艺的要求也日益苛刻。堆栈型微尺度晶圆片在激光尖峰热处理过程中,由于其表面图案引起的“图案效应”会造成晶圆片内非均匀的温度分布,产生多余热应力和晶体缺陷,进而导致晶体管失效,因此成为目前半导体元器件制作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对五种堆栈型微尺度晶圆片在二氧化碳激光尖峰热处理过程中温度场与应力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为减弱“图案效应”提供理论支持。本文首先基于热传导方程,采用有限元模拟软件COMSOL对连续的二氧化碳激光照射条件下堆栈型微尺度晶圆片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堆栈型微尺度晶圆片的温度场分布,然后引用单晶硅、多晶硅、二氧化硅和氮化硅的力学参数(弹性模量、泊松比和热膨胀系数),将计算所得的温度作为载荷施加到堆栈型微尺度晶圆片力学模型之中,模拟堆栈型微尺度晶圆片在激光尖峰热处理过程中的应力场分布。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激光功率和加热时间对堆栈型微尺度晶圆片温度分布的影响。固定激光功率条件下,堆栈2(单晶硅/多晶硅)和堆栈5(单晶硅/多晶硅/氮化硅)的表面尖峰温度随加热时间增加呈线性增长形式,堆栈3(单晶硅/多晶硅/二氧化硅)和堆栈4(单晶硅/多晶硅/二氧化硅/氮化硅)的表面尖峰温度随加热时间增加呈阶梯型增长规律,堆栈型微尺度晶圆片在深度方向上,等温线的扩散距离随加热时间的增大先不变后剧增。相同加热时间条件下,堆栈型微尺度晶圆片表面尖峰温度随激光功率增加呈线性增长形式,堆栈型微尺度晶圆片在深度方向上,等温线的扩散距离随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固定加热时间和激光功率,堆栈层表面温度逐渐降低,幅度不大。(2)激光功率和加热时间对堆栈型微尺度晶圆片应力分布的影响。当加热时间不变时,堆栈型微尺度晶圆片在深度方向的米塞斯应力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固定激光功率,激光加热时间在400μs、600μs冲和800μs畔时,在不同堆栈微尺度晶圆片深度方向上左端的米塞斯应力比右端的米塞斯应力大,激光加热时间在1000μs时,右端的米塞斯应力最大。不同堆栈表面的米塞斯应力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最大应力出现在多晶硅的边缘,堆栈型微尺度晶圆片最危险部位或易发生层裂处是多晶硅表面。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SD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在使用EZH2抑制剂(3-Deazaneplanocin A,DZNep)前后异位病灶生长情况及癌相关蛋白EZH2和钙粘蛋白(E-Cadherin)在异位灶中的表达及意义。方
精密高效、成本低廉的深孔钻削技术是当今航空航天、新能源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对深孔零件加工提出的迫切需要。但到目前为止,这类零件的制造方法仍以传统深孔钻削加工为
混合式液压机械传动(Compound Coupled Hyd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CCHMT)是液压机械功率分流复合传动中的一种。该结构利用两组行星轮系同时工作过程中的互相影响,实现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众多,民族语言丰富多彩。藏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西藏人民的民族语言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表达功能齐全的古老语言之一,起到了继承西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因其主动发光特性、发光材料多变、可弯曲折叠等特点带来的优异性能得到了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经过数十年
随着对“高效率”、“高强度”、“低成本”、“低噪声”要求不断提高,面滚法法加工的准双曲面齿轮越来越受人们青睐,然而由于摆线准双曲面齿轮的连续分度切削与全工序法加工
我国黄金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在黄金的提取工艺中,氰化浸出具有回收率高,适应性强等特点,是目前黄金提取的主要工艺,但在氰化提金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氰化尾渣,堆存在环境中
铁路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拱脚一方面需要承受拱肋的强大压力,另一方面还需要承担来自系梁的水平拉力,它处于这两种力的交汇点,因此对于结构安全至关重要。其拱脚在浇筑过程
微纳米马达可在狭小空间内完成诸多任务,是小尺度目标精确操控的重要工具。过去十年,微纳米马达已逐步实现了高精度的自动控制功能。同时,通过与材料领域的交叉结合,直接实现
《第一二胡协奏曲》是中国著名作曲家关乃忠先生于1987年12月创作,这部作品当时在国内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且协奏曲这种体裁在当时的二胡界非常新颖。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