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过程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q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已经把人类推进到了崭新的信息化时代。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不可避免地带来全球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不仅面临着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严重威胁,而且也面临着互联网以及新媒体出现带来的严峻挑战。如何吸取苏联共产党意识形态失误的历史教训,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不仅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而且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途与命运。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从阐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了苏联解体过程中意识形态失误的历史背景和表现,明确提出了苏联的意识形态存在着指导理论的模糊化、理想信念的迷失化、政治领域的自由化、媒体舆论的失控化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苏联共产党意识形态失误的原因及其对苏联解体过程的深刻影响。苏联共产党长期奉行教条主义、放弃意识形态领导权、背叛科学社会主义、西方实施了和平演变战略是导致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崩溃的主要原因。苏联共产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上的失误给社会主义国家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我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党必须通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非难、与时俱进地创新马克思主义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我们党也必须强化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牢牢把握新闻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确保新闻媒体的根本方向,有效应对互联网以及新媒体出现带来的挑战;全党必须提高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封实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突破口,时刻警惕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的图谋;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这样,才能增强我国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和凝聚力,避免重蹈苏联共产党的覆辙。
其他文献
作为一门以人为主要关注对象的学科,新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需要从生命——人的具体现实的动态存在——入手,才能更有效地做好每个“个人”的思想工作。基于此,我们认为,生命教
信息化时代,各种文化形态在全球化进程中激荡、融合愈演愈烈,西方文化趁势而为冲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阴谋从未放弃,反而其文化输出之领域更为广泛,其
本文首先对移动近场支付进行了简单介绍,随后立足专利文献,对移动近场支付中几种常见的支付方式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其各自的发展状况,为移动近场支付领域的专利审查提供了技术
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因为家庭教育不仅是“农二代”融入城市生活的关键,还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基础力量。于此同时,由于政府及社会关注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