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判断的理论模型经历了由理性决策模型到直觉加工模型再到双加工模型的发展过程,近年兴起的具身理论为道德判断的研究提供了新颖的视角。厌恶会影响道德判断,这个观点已经得到了广泛而充实的证明,但目前少有研究探究这种影响的个体差异。情绪区分能力即精确区分情绪体验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前人研究显示它与个体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本文从具身认知的一个方面入手,即考察厌恶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并探讨了这种影响的个体差异。此外个体在道德两难判断中的选择倾向及原因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本文探究了情绪区分能力高低不同的个体受到不同厌恶启动后两难选择倾向的差异。实验一目的是探究情绪区分能力、道德厌恶及非道德厌恶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及其与道德两难问题选择倾向的关系。实验采用3(启动类型:道德厌恶、非道德厌恶、中性条件)X2(情绪区分能力水平:高、低)的二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其中启动类型、情绪区分能力水平均为被试间变量,因变量为被试道德程度判断的严苛程度以及道德两难判断任务的选择倾向。实验二选取实验一中的低情绪区分能力者进行情绪区分能力训练,探讨训练前后被试在道德厌恶及非道德厌恶启动下道德判断及道德两难选择倾向的差异。实验采用3启动类型(道德厌恶、非道德厌恶、中性条件)X2(接受情绪区分能力训练:是、否)的混合设计。启动类型为被试间变量,接受情绪区分能力训练为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道德程度判断的严苛程度以及道德两难判断任务的选择。实验三目的是探讨情绪区分能力、厌恶对道德判断存在影响的原因及其与两难选择倾向之间的关系。实验采用3(启动类型:道德厌恶刺激短语、非道德厌恶刺激短语、中性刺激短语)×2(情绪区分能力:高、低)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启动类型和情绪区分能力为被试间变量,因变量为被试完成奇偶校验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数量。通过上述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个体在非道德厌恶启动下做出的道德判断比道德厌恶启动下更严苛。②高情绪区分能力者能比低情绪区分能力者更好地控制道德厌恶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并且高情绪区分能力者在两难任务中的选择倾向与道义性道德判断相联系,而低情绪区分能力者在两难任务中的选择倾向与功利性道德判断相联系。③情绪区分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相比于提高前的被试,提高后的被试在厌恶启动后会做出更宽松的道德判断。④不同厌恶及情绪区分能力对道德判断及两难选择倾向存在影响的原因可能是不同厌恶占用的认知资源量存在差异,而认知在情绪区分能力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