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枪支控制政策的演变及其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huib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美国最典型的社会问题之一,枪支犯罪已经困扰了美国政府很长一段时间。自从宪法第二修正案做出了关于“持有和携带枪支”的规定,整个国家关于枪支控制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息。为了更好地了解枪控之争的根源,本文重点研究了美国联邦政府枪支管制政策的演变过程及其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首先,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并回顾了相关文献的内容。第二章则解释了英国背景对于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影响,并分析了民兵在美国殖民地经历及独立革命中发挥的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修正案中提及的“民兵”是指由政府组织各州自行管理的武装力量,绝非反对枪控者所说的“全体民众”;而修正案制定者的真正目的是保证民兵最为武装力量抗衡联邦政府的地位,使其能够维护各州的自由。本章还介绍了最高法院对于相关案件的决议,作为该结论的佐证。在第三章中,作者对联邦政府制定的六个重要枪控法案一一作了介绍,它们分别是1934年国家枪支法案、1938年联邦枪支法案、1968年枪支控制法案、1993年布莱迪法案、1994年控制暴力犯罪和实施相关法律的法案、以及1996年家庭暴力犯罪者枪支使用禁令。本章不仅分析了各个法案颁布之时的社会背景,还详细介绍了各个法案的重要条款。对这些条款进行的比较揭示出美国枪支控制政策发展的趋势,即枪控政策变得日益严格;但整个发展过程是曲折前进的,而非简单的直线前进,这种前进方式生动地反映了支持枪控者和反对枪控者两种势力之间的较量。本文的第四章讨论了一个更为实际的话题:美国联邦政府的枪支控制政策对美国社会,或者更确切地说,对美国的经济领域和社会安全领域产生了何种影响。作者首先分析了1968年枪支控制法案和1994年突击类枪支禁令对枪支工业的进口和国内生产的影响,对相关数据的研究表明:1968年枪支控制法案导致相关枪支的进口在法案实施前急剧增长,但在法案实施后出现了大幅回落,而相关枪支的国内产量则是持续的增长。同时,突击类枪支禁令也导致了相关枪支的进口和国内生产在达到了峰值后,出现持续下降。此外,本文还分析了突击类枪支禁令对持枪犯罪率的影响,以及对枪支导致的受伤和死亡率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该禁令对上述两项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效降低了持枪犯罪率和枪支导致的伤害及死亡率。在第五章中,作者总结了本文的重要观点,并得出如下结论:美国联邦政府的枪支管制政策正朝着日益严格的方向发展,而决定这种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则是枪支管制政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的力量抗衡。由于这种抗衡,虽然数据表明诸如1994年突击类枪支禁令的法律对美国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包括大规模的减少了持枪犯罪率,美国联邦政府在最近10年仍然没能颁布任何新的枪支控制政策,更何况布莱迪法案已经于2004年失效。所以,对于美国政府而言,枪支控制的最终实现仍然面临漫漫长路。
其他文献
操控语言可以凸显个人特色,达到特定话语目的,帮助人们实现社会角色转变,并和社会更好地互动。这一点在电影语言中也有体现。恰当的语言运用和语言技巧是一部电影深入人心的
引咎辞职是领导干部由于直接或间接的责任,造成一定损失或社会不良影响,从而主动承担责任的一种自查、自律或自究行为,是建设责任政府的必要步骤。它作为对公务员监控机制的思路
这是一篇关于新建城市中心区城市街道形态设计的文章,研究对象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角——城市街道空间。本文采用描述性理论分析与指导性理论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北京、上
烯烃异构化是为开发利用石油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化学反应,至今仍在石油化工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扩展到有机合成领域。本论文设计合成两种[Ru]-H配合物。研究了它们在烯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是涂料水性化发展的方向,也是对环境法规的日益重视的体现。虽然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发展是近二十年的事,但是由于其施工简单、修补方便、性能优异等优点
在国外,并购交易被描述为富有魔力的、大胆的、能够提高股票价值的独特解决方法,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并购交易出现在报纸的头版头条上。在中国,并购的浪潮也正在慢慢席卷我国的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然而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仍显不足。要加快公路建设步伐,首要解决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本
自从在西方工业革命时代商品化、世俗化浪潮中兴起以来,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社会兴盛、八九十年代向中国蔓延,大众艺术已经逐渐发展为一种文化产业,具有了商品的属性,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的竞争成为传媒竞争的核心,如何打赢人才竞争战是摆在包括广电集团在内的传媒集团面前的一大课题。而
许多教育心理学家提出教学要“为迁移而教”,足见学习迁移规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目前我国的中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对学习迁移规律认识和重视不够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