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网络游戏行为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逐渐步入智能化。作为网络时代原住民的小学生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网络游戏中,随之产生的诸多教育问题也逐渐显现,这使得对他们参与游戏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索愈发重要。目前,国内外对于网络游戏行为的研究逐步深入,但多聚焦于大中学生,较少有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网络游戏行为的实证研究。小学阶段是孩子接受教育和改正不良习惯的窗口期,家庭和学校的科学引导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因此,本研究着眼于探讨小学生参与网络游戏的现状是什么?小学生网络游戏特点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了小学生网络游戏行为?小学生网络游戏行为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减少小学生游戏中的问题行为?本研究以中高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并通过网络游戏参与动机和父母教养方式这2个网游行为的影响因素来切入,建立了研究小学生网络游戏行为的框架。剖析游戏参与动机和家庭教养方式对网游行为的影响和具体的影响机制。总结小学生网络游戏行为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成因。以此为基础,提出对教师和家长双方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对减少和预防小学生网络游戏问题行为的发生,引导小学生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研究发现,团队合作和自我认同是小学生最主要的网络游戏行为,而学生游戏中的社会互动和自我认同行为存在性别差异。父母教养方式能够促进或抑制网络游戏行为。作为游戏行为内部影响因素的网络游戏参与动机能在父母教养方式和网游行为中起到中介作用以及网络游戏行为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具备双重属性的。对此,笔者将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发现了小学生网络游戏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其他文献
皖南花鼓戏是流行于安徽省皖东南宣城一带的地方戏曲。在同治年间(1865年左右),湖北、河南等地移民迁入此地,他们带来了鄂东小戏和河南灯曲调,构成了皖南花鼓戏音乐的基本原型。随着不断的发展,它们又吸收了京剧、徽剧等其他剧种的精华,逐渐形成了皖南花鼓戏的雏形。本文通过早期和当代两个时期的皖南花鼓戏的表演形式,分析了这两个时期皖南花鼓戏在唱腔、创作、表演、伴奏这几个方面的特征。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早期皖南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形式着手,论述了戏曲主腔的演唱特点,并介绍了几种传统的
随着中国社会经过近四十年的高速发展,社区商业零售终端的业态与业种丰富多样,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也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然而,目前社区商业零售终端的“同质化”现象严重,网络销售虽然便捷,但不能满足居民的社交需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需要加快建设符合时代特征、满足社区居民消费需求、服务需求和交往需求的社区零售商业环境。本文通过分析近年国内外邻里中心的发展历程,明确了邻里中心的发展趋势,特别是邻里中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十九世纪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这一生中创作的作品种类繁多,并且数量庞大,他创作的作品种类包含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作品、管弦乐曲、合唱与乐队作品、钢琴曲、管风琴声乐套曲等。《三首间奏曲》(Op.117)是勃拉姆斯晚期的钢琴作品之一,也是勃拉姆斯的作品中唯一一部全部由间奏曲这一体裁构成的作品,结合了他一生的感受与感触,更加贴近勃拉姆斯的内心,本文将
声乐演唱是歌唱生理学和歌唱心理学的结合。它是歌唱者对歌曲初步了解、熟悉分析和深入理解之后的一种“二度创作”,是表达生活情感、传递思想感情的听觉艺术。情绪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演唱者心理活动的重要感知,也是外界环境刺激下的主观反应,具有瞬间性、不稳定的特点,是一种识别、监控和驱动自我情绪的能力,通过理性的思维对感性艺术进行识别、合理应对的能力,在声乐演唱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罗西尼声乐套曲《
《第二现代组曲》创作于1883年,题献给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由六首独立的性格小品组成。这部作品很好地体现了麦克道威尔作为浪漫主义晚期的美国作曲家特有的音乐魅力,既有传统的严谨脉络又不失个性的独特风格,无论是作为欣赏还是演奏都具有很高的学习和教学价值。本论文的第一章节主要论述《第二现代组曲》的创作背景,包括19世纪晚期欧洲与美国的钢琴音乐发展以及麦克道威尔的钢琴作品创作风格;第二章节为《第二现代组曲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推广,口语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领域逐渐受重视,新课标也提出在课堂中可以融合课外资源进行跨资源的学习,绘本,既是图文合奏的优质读物,也是非常有效的课程资源之一。本研究立足于利用绘本提升小学低年段口语表达能力的问题,探索将绘本资源融入小学口语表达教学的可行性策略,从而解决目前小学低年段口语表达教学中所呈现的问题,激发学生表达意愿,提升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新教师入职初期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期,新教师进入学校首先面临的就是教学工作,新教师对自己学科教学的适应情况深刻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及今后的发展。考虑到数学的广泛应用性和小学学段数学教育的重要性,本研究聚焦小学数学新教师的教学适应问题,对丰富新教师教学适应相关理论以及小学数学新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本研究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体现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原则为指导思想,从教学观念
诗歌是小学低年级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文学载体之一,诗歌的教育价值不言而喻。蒙古族小学生通过学习诗歌能体会诗歌意境与内涵,同时还能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文素养得到提高。近年来,对统编版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教学部分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对蒙古族小学低年级诗歌教学的研究不多见。根据《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统一要求,从2021年秋季开始,民
学位
真实主义歌剧流派代表作曲家普契尼,一生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歌剧。他的作品内容丰富多样结构饱满,不但剧情故事引人入胜,声乐作品的创作更是优美抒情,是演唱者们学习的典范。想必,这便是为何这些作品能流传至今的原因。《燕子》是普契尼众多经典歌剧中的一部,其中的女高音咏叹调《多蕾塔做了什么美梦》是演唱者们最为青睐的作品之一,本文主要对该作品的音乐特征与演唱处理两大方面进行研究,并得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演
时间管理能力对于人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交替,个体是否能对时间进行有效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人社会性格的一个重要标志。已有的时间管理方法大多针对成年人,幼儿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和发展。本研究以上海市H园为研究场所,调查了H园大班幼儿时间管理能力现状,发现幼儿的时间体验存在个体差异、幼儿的时间控制具有事件性、偶然性、幼儿有自主安排时间的意识和需要。根据调查的结果,以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