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竞技体育领域普遍采用大负荷、高强度、科学训练的今天,运动员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竞赛中获胜,心里因素越来越彰显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非智力因素更是至关重要和首当其冲。本课题在前人对于非智力因素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遵照严格的程序编制了《湖北省高校优秀短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经检验,该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并以参加湖北省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的短跑运动员为试测对象,研究其非智力因素水平。结合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系统地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短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理论模型由运动自信心、运动自制性、运动坚韧性、运动独立性、运动动机、情绪稳定性、运动焦虑、运动责任感、成就动机、运动好胜心、运动持续性和运动热情12个维度构成。2、方差分析结果发现:除不同性别、不同运动等级、不同训练年限和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短跑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水平在不同维度和总分上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外,不同组别和不同年龄的大学生短跑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水平在各维度和总分上均无显著性差异。3、男子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与其非智力因素总分的相关正好和女子的情况相反,从100米到400米,男子的相关系数依次增大;而女子的相关系数依次减小。另外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0.437和0.469,出现比较高的相关情况,说明非智力因素对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有很大程度的影响。4、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湖北省大学生短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水平与男女不同短跑项目成绩的6个回归模型。5、要求作为一名高素质、高水平的大学生短跑运动员,不仅要有健康的体格、充沛的体能、精湛的技能、高超的战术素养、正常的智力,而且还要对运动和比赛拥有适度而良好的动机、浓厚的兴趣、坚定的信念、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完美的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这样才能够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出色的运动员,并向“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健康、持续、迅猛发展。并结合实际提出以下建议:1、大学生运动员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同等重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招生时应该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作为重要的心理指标,对学生进行测量选拔,并结合其他的运动员选材指标以便科学选材。2、充分利用各个学校的资源和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加强运动员的管理。有条件时可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以便及时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3、教练员要高度重视因材施训和区别对待,要对在运动场或比赛场上出现的不同情况作具体分析,并采用各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进行矫正和训练,以便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4、身教重于言教,教练员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同时还必须充分体现出对运动员的理解、信任、尊重和真正的关心。5、设立运动员登记表便于掌握运动员在赛场内外的各种情况。教练员应尽可能去发现运动员的其它兴趣,以及他们的努力方向,并且要做到尽可能的真正了解和熟悉他们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