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书信文学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deh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信在中国散文史上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形态,它以实用性为主,因此很少有人对书信进行细致的研究。实际上书信有着悠久的历史,也还有着很多远远超出通讯交流功用的价值。本文主要有感于建安时期书信文学近乎繁荣的情况,对当时书信的发展情况、特色以及价值等进行阐述,从而把握建安书信的整体情况。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所研究的建安书信进行界定,并论述建安之前的书信发展情况。对建安书信的界定从时间和地域两方面进行,时间上向前追溯至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大起义的时代,向后延伸至魏明帝景初末年(公元240年),比历史上的建安年间要长;空间上则以人才辈出的曹魏文人为主,囊括了西蜀和东吴的文人,以求地域上的完整。对于建安以前的书信发展情况进行论述,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书信的发展历史,从而从历史的宏观角度审视建安时期的书信发展情况。   第二部分:阐述建安时期书信出现繁荣景象的原因。一是当时的文字书写载体一纸的出现和开始流行使得人与人之间文字交流更加方便,外在上推动了书信往来的增多;其次是当时文人交往范围广阔,更加注重友谊,渴望通过与友人的交流获得精神的慰藉;再次是当时战火纷飞,军事割据以及文人们各投其主的政治局面,使得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书信往来相对增加,这也是战争年代的特殊产物。这些原因囊括了外在和内在等不同的因素,是建安书信出现繁盛景象的背景。   第三部分:具体阐述建安书信的繁盛现象,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当时书信作品的大量增多,以及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书信和以书信名家的作家,这从《文选》、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以及明代张溥的《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对当时书信的录载情况可以看出。二是内容极为丰富,从抒写友情到谈论文学,从谈论军事到家庭琐事,上自天文、下自地理,在广度上有了进一步拓展。三是建安书信在艺术上有了极大提高,无论是从词采的雕琢华丽、句式排列的整齐对称,还是书信中强烈的个性特征和浓郁的抒情色彩,都可谓是文学走向自觉的产物和表现,并以崭新的面貌向前发展。   第四部分:对建安书信这一应用文体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进行客观的定位。书信虽然是应用文,但在价值上并不仅仅限于通讯的作用。建安时期留下来的书信我们是不能忽视的,首先书信为我们保留了大量的文论,这是早期文论史上较为珍贵的资料,它为后人的文论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源。其次,建安书信因为有着极为广阔的内容,因此翻阅书信人们可以去寻找历史上的蛛丝马迹,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再次,书信是一种应用性和美学性相结合的文体,具有强烈的美感,可以供人把玩和欣赏,获得审美愉悦。
其他文献
历朝历代的文人学者对常言俗语的稽考与研究十分重视,从扬雄的《方言》开始,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常言俗语的诠释,也出现了很多辞典辞书。《增订雅俗稽言》系明代张存绅所著,虽然该书
本文一共分四章对定中超常搭配这种超常越格的特殊搭配形式分别从语义、语用、认知层面进行了论述。在第一章绪论中详细地介绍了前人对现代汉语定中结构的研究概况,并分析了
学位
近年来,山西方言尤其是中部地区、北部地区晋语的研究蒸蒸日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6部单点方言专著中有关晋语研究的有14部,属于中原官话的南部地区的单点方言专著只有河津方
学位
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一生共创作了18部小说,主要有《乡镇与城市》、《在路上》、《地下人》、《达摩流浪者》、《特莉斯苔萨》、《孤独天使》、《柯迪的幻想》等。
学位
虽然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端于以北京和上海为中心的中国关内地区,但是当时东北地区的现代文学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变化。现代文学思想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作家创作的作品传播、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