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轨道角动量的无线传输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g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对无线频谱效率的不懈追求推动了移动通信技术的持续进步,发展了从1G到5G的移动业务。回顾无线通信的百年历史可以发现,除了近十多年来提出的动态频谱接入技术是利用机会频谱外,提高频谱效率的途径基本都是通过复用技术实现的。已被实际开发利用的复用自由度有时间、空间、频率/波长、码字和极化,而轨道角动量(OAM:orbital angular momentum)作为一种全新的频谱复用自由度尚未充分应用在无线传输中。目前基于OAM复用的试验性光通信系统可实现Tbit·s-1级别的传输速率,并将系统的频谱效率提高到435bit·Hz-1·s-1,远高于当前4G系统16.3bit·Hz-1·s-1左右的频谱效率。因此,为应对5G及5G+应用中近千倍的访问及传输需求增长,OAM复用技术将成为未来传输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前景诱人,目前的OAM无线传输系统还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包括无线OAM载波的生成与重构、检测与提取,畸变波前的补偿与恢复,可靠通信距离的提升,以及与现有传输技术的集成和兼容等,都亟待更好的解决方案。本文基于当前的研究前沿,提出一种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基础上集成OAM复用技术的无线传输系统,并就如何获取高质量无线OAM载波这一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无线OAM波束生成方法。归纳起来,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建立了OAM-MIMO无线传输系统模型。针对均匀圆形阵(UCA:uniform circular array),均匀直线阵(ULA:uniform line array)和均匀矩形阵(URA:uniform rectangular array)等不同的收发阵列配置,利用多个基于发射天线的参考坐标系和OAM载波的累计相位建立了相应的信道模型。在信道矩阵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收发阵列配置下OAM-MIMO无线系统的信道容量、能量效率和容量增益。发现通过应用OAM复用技术,大规模MIMO系统的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且在低信噪比和远距离传输时系统的容量增益要远大于高信噪比和近距离传输时的容量增益。说明大规模OAM-MIMO无线传输技术在未来的5G及5G+场景里,尤其是低信噪比环境下,有推广应用潜力。2.提出了基于准阵列分析的OAM阵列天线设计方法。首先深入讨论了圆环形相控天线阵,并以偶极子阵列、矩形贴片阵列和添加石墨烯附片的贴片阵列为例,分析了它的技术特点和应用上的优劣。接着提出了圆环形准阵列分析方法,基于该方法,利用共面波导、矩形波导和微带分别构造了圆环形OAM天线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分析方法可方便地把各种常见的微波传输线设计成OAM天线,这类天线具有重构相反拓扑荷OAM载波的能力。这一方法的实现方式灵活多样,具备广泛的适用性。3.提出了基于螺旋结构的OAM天线设计方法。目前报道的OAM天线大多基于谐振原理而设计,工作频段窄,且多数情况下不具备模式重构能力。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平面阿基米德螺旋微带的OAM天线设计方法,根据该方法设计、制造并测试了一款平面多螺旋臂天线。结果表明,这种天线不仅可以重构若干个拓扑荷不同的OAM载波,还具备宽带工作的能力。同时,设计并仿真了三维螺旋天线和平面等角螺旋天线,发现它们也具有类似的OAM辐射能力。这种天线结构简单,实现方式多样化,对OAM天线的研究与设计有参考价值。4.提出了基于TMn1谐振模式设计OAM天线的一般方法。为利用常见的谐振式微带天线并赋予它们OAM载波辐射能力,提出了激励TMn1模式并为其辐射场加入角动量,从而得到无线OAM波束的方法。加入角动量的方法与实现圆极化的技巧类似:采用双馈点正交馈电,或基于简并分离的单馈点馈电。本文应用双馈点馈电方法,设计、制作并测试了可同时工作在l=1,2,-1,-2模式的双圆环贴片天线,该天线的带宽为31%,可当作简单的OAM复用/解复用装置使用。此外,基于单馈点馈电方法,设计、制作并测试了可以重构l=1和l=-1模式的矩形贴片天线,以及可同时工作在l=3,-3模式的圆形贴片天线。前者的带宽约为10.04%,后者为6.12%。这种方法原理简单,容易实现,对OAM天线的设计与制作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二阶非线性光学方法,和频光谱(Sum Frequency Generation,SFG)在具有中心对称的介质中是禁阻的,在两相界面处,随机分布的体相中心对称性遭到破坏,因此具有独特的表界面选择性。电化学反应的场所是电极表面,迄今为止,许多研究致力于将SFG应用于电化学过程的研究,避免体相信号的干扰,在原位条件下获得电极表面分子吸附、取向、动力学等信息。然而对于实际电化学反应体系检测的困难和
自从2001年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现象被首次报道后,这一领域迅速成为了分子材料的研究热点。科学家们设计合成了各种类型的分子,AIE分子因优异的光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传感、光动力治疗、光电器件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四苯乙烯类化合物(Tetraphenylethylene,TPE)作为具有AIE活性的典型分子之一,因为其易于修饰和具有高效的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组织学分型,PLC可分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胆管细胞肝癌(cholangiocellular carcinoma,CC)及混合型肝癌(HCC-CC)。其中绝大多数为HCC,占PLC的90%。有机阴离子转运体 2(organic anion transpo
从2007年起,深圳市工商局在全市流通领域逐步建立并完善消费者权益服务站,全面推行以消费争议和解在先为原则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期刊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高的急性血管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目前临床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治疗手段是再通血管,以保证大脑血液及能量供应,然而脑供血恢复的同时会导致严重的再灌注脑损伤。由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生机制并不完全清楚,缺乏有效的临床干预策略,因此深入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生机制,寻找有效的药物干预靶点已成为神经精神药理学、神经病学等研究领域的热点与焦点问题。补体
CRISPR/Cas系统是大多数细菌与古菌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性免疫防御系统,主要用来抵御噬菌体或其他病原体核酸的重复入侵。目前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的两类CRISPR/Cas系统是II类II型的CRISPR/Cas9系统及II类V-A型的CRISPR/Cas12a(也称CRISPR/Cpf1)系统,其均为单体效应蛋白在导向RNA的介导下发挥核酸干扰功能。CRISPR/Cas12a系统与较
运动在不同物种中具有多系统的抗衰老作用,是肥胖、神经退行性病变、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及肌肉减少症等慢性疾病的有效预防或治疗措施;运动还可以减缓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骨骼肌的衰老。虽然有大量研究揭示运动带来的健康益处,但大部分研究停留在组织或器官水平,最近的研究发现,运动可以延长秀丽隐杆线虫寿命,但是其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运动上调小鼠体内的脂联素水平,而自噬作为调控寿命的保守机制,在运动
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是一种在环境中广泛分布的捕食线虫真菌,可通过产生三维菌网的方式捕杀线虫,完成从腐生到寄生生活史的转化。作为研究与线虫互作的模式生物,其捕食器官形成的机制还不明晰。mi RNAs作为生物体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者,对捕食器官的形成调控亟待进一步探究。本实验室前期数据显示,在线虫提取液诱导少孢节丛孢捕食器官形成过程中,milR-289表达量会出现
山区金属矿山开发的重金属污染及其造成的环境危害,广受国内外关注。然而,大型矿山开发对河流重金属含量的定量影响及其重金属污染物随河流的迁移过程仍不明晰。本研究以亚洲最大的(兰坪)铅锌矿及其所在的沘江(澜沧江一级支流)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流域土壤样本采集,河流不同时(枯水期、汛期和暴雨过程)、空(18个断面)尺度上不同介质(水体、床沙和悬沙)中的铅锌重金属的动态监测,研究大型矿山开发影响下的沘江流域重
黄曲霉毒素B1(AFB1)和镉的污染是食品和饲料安全所关注的突出问题,而目前对这两者的联合毒性作用及其毒理学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共设计了五个试验,从动物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基因表达谱水平分别系统研究了AFB1和CdCl2的联合毒性作用,旨在评价AFB1和镉的联合毒性效应、阐明AFB1和镉的联合毒性的毒理学机理。研究结果如下:试验一AFB1和CdCl2对小鼠的急性联合毒性及其毒性效应评价AFB1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