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延长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v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在不同物种中具有多系统的抗衰老作用,是肥胖、神经退行性病变、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及肌肉减少症等慢性疾病的有效预防或治疗措施;运动还可以减缓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骨骼肌的衰老。虽然有大量研究揭示运动带来的健康益处,但大部分研究停留在组织或器官水平,最近的研究发现,运动可以延长秀丽隐杆线虫寿命,但是其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运动上调小鼠体内的脂联素水平,而自噬作为调控寿命的保守机制,在运动的情况下会被激活,但突变自噬因子Bcl-2,运动不再上调小鼠体内的脂联素水平,提示脂联素受体信号通路与运动诱导的自噬相关,但脂联素受体信号通路是否调控运动诱导的长寿还未见报道。秀丽隐杆线虫生命周期短,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的同源性高达60%~80%,是研究衰老的最佳模式生物之一。在本研究中,我们以秀丽隐杆线虫为研究对象,发现运动激活线虫表皮间缝细胞、肠道和神经元中的自噬。而用RNAi沉默自噬相关基因,运动不再延缓各器官衰老,延长寿命,说明运动依赖自噬发挥作用。研究还发现,转录因子DAF-16/FOXO被运动激活且调控运动诱导的自噬。而脂联素I型受体信号通路PAQR-1-AMPK-SIR-2.1作为DAF-16/FOXO的上游参与诱导自噬,并调控寿命。有意思的是,PAQR-1-AMPK-SIR-2.1不影响DAF-16核转位,但却调控DAF-16的转录活性。另外,在细胞器水平,我们发现运动依赖于功能完整的线粒体来延长寿命。RNAi沉默秀丽隐杆线虫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C的编码基因mev-1使线粒体功能受损后,运动不再延长线虫寿命。另外,RNAi沉默线粒体外膜融合蛋白编码基因fzo-1,或者内膜融合蛋白编码基因eat-3,运动不再诱导长寿,而RNAi沉默线粒体分裂蛋白编码基因drp-1,运动同样不再诱导长寿,说明无论是线粒体融合还是分裂,对运动诱导的长寿都是必需的;而同时沉默fzo-1和drp-1,即缺失和分裂同时缺失,线粒体网络达到一个“静态平衡”,但此时,运动也不再诱导长寿,说明运动需要一个具有可塑性的“动态线粒体网络平衡”来发挥作用。最后我们发现,线粒体自噬被AMPK-DAF-16特异性激活进而影响线虫体内线粒体的含量,并参与调控运动诱导的长寿。综上所述,在秀丽隐杆线虫中,自噬作为延长寿命的保守机制,被运动激活。脂联素I型受体信号通路通过转录因子DAF-16/FOXO调控自噬,并在运动延长寿命中发挥调控作用。另外,线粒体动态网络平衡以及线粒体自噬同样调控运动诱导的长寿,而且以上机制在不同物种之间具有高度的保守性。
其他文献
金属-有机框架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简称MOFs)是指由有机配体与无机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以自组装的形式通过配位键构筑的具有周期性一维、二维、三维网格的新型晶态多孔材料。MOFs这类材料和传统的多孔材料相比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等特点。同时,由于可选择组装的金属离子(或金属团簇)的多样性和有机配体结构的可调性,使得MOFs的结构具有较好的可设计性。近年来,越来越多新
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是最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其分子结构以C-O和C-C键为主,对生物质分子结构单元定向剪切和转化制备高值化学品具有可行性,同时也存在较大的挑战。本论文针对生物质分子中C-O和C-C键的选择性催化活化反应开展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和开发简单高效的策略实现生物质原料的高效催化转化获得可应用于化学工业的高值含氧化学品,如芳香醛、酮化合
由于科技的日新月异,计算机视觉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其中,关于节省储存空间、视频识别、滤除干扰及其整合应用为当前重要的课题。本文提出架构于视觉错觉理论的全向式视频摄取整合处理应用,在视觉错觉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数据压缩编码技术等数学模型研究分析图像压缩编码、模糊量化识别等技术原理及机制模型,希望能够在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等相关领域得到应用。本文首先介绍视觉视频感知技术原理及相关的智能优化与图像处理
第一部分PTCHD1在难治性癫痫患者(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及两种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实验目的:用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PTCHD1在两种(海人酸及戊四氮)慢性癫痫小鼠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及难治性癫痫患者和对照组表达情况。方法:1.从本课題组之前脑标本库中(约380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后脑组织和约100例非癫痫脑外伤患者脑组织)随机选取15例难治性颞叶癫痫脑组织作为实验组,
作为一种二阶非线性光学方法,和频光谱(Sum Frequency Generation,SFG)在具有中心对称的介质中是禁阻的,在两相界面处,随机分布的体相中心对称性遭到破坏,因此具有独特的表界面选择性。电化学反应的场所是电极表面,迄今为止,许多研究致力于将SFG应用于电化学过程的研究,避免体相信号的干扰,在原位条件下获得电极表面分子吸附、取向、动力学等信息。然而对于实际电化学反应体系检测的困难和
自从2001年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现象被首次报道后,这一领域迅速成为了分子材料的研究热点。科学家们设计合成了各种类型的分子,AIE分子因优异的光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传感、光动力治疗、光电器件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四苯乙烯类化合物(Tetraphenylethylene,TPE)作为具有AIE活性的典型分子之一,因为其易于修饰和具有高效的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组织学分型,PLC可分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胆管细胞肝癌(cholangiocellular carcinoma,CC)及混合型肝癌(HCC-CC)。其中绝大多数为HCC,占PLC的90%。有机阴离子转运体 2(organic anion transpo
从2007年起,深圳市工商局在全市流通领域逐步建立并完善消费者权益服务站,全面推行以消费争议和解在先为原则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期刊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高的急性血管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目前临床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治疗手段是再通血管,以保证大脑血液及能量供应,然而脑供血恢复的同时会导致严重的再灌注脑损伤。由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生机制并不完全清楚,缺乏有效的临床干预策略,因此深入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生机制,寻找有效的药物干预靶点已成为神经精神药理学、神经病学等研究领域的热点与焦点问题。补体
CRISPR/Cas系统是大多数细菌与古菌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性免疫防御系统,主要用来抵御噬菌体或其他病原体核酸的重复入侵。目前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的两类CRISPR/Cas系统是II类II型的CRISPR/Cas9系统及II类V-A型的CRISPR/Cas12a(也称CRISPR/Cpf1)系统,其均为单体效应蛋白在导向RNA的介导下发挥核酸干扰功能。CRISPR/Cas12a系统与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