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扩张皮瓣因其能提供色泽、质地、厚度与周围组织相近的“额外”皮肤用于整形修复,因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扩张皮瓣转移术后血运障碍发生率仍然较高,如处理不当,将出现皮瓣坏死,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导致手术失败。本文通过对扩张皮瓣转移术后发生血运障碍的原因、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希望对临床工作中扩张皮瓣血运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有所指导和帮助。本文由文献综述和临床部分组成。文献综述包括扩张后皮肤的组织形态学变化,血流动力学变化,扩张皮瓣转移术后影响血供的因素,改善扩张皮瓣血运的方法等。临床部分,本文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用扩张皮瓣转移修复治疗的325名患者、903个扩张皮瓣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并分析扩张皮瓣转移术后血运障碍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发现:扩张皮瓣血运障碍发生率:总体43例(4.76%);不同部位:上肢11例(11.83%)、躯干部12例(7.10%)、颈部8例(4.62%)、下肢1例(2.86%)、头面部11例(2.54%)。不同皮瓣类型:局部皮瓣28例(3.37%),邻位皮瓣7例(21.43%),远位皮瓣8例(57.14%)。扩张皮瓣发生血运障碍的原因分别为:皮瓣长宽比例过大12例(27.91%)、扩张皮瓣中央过薄7例(16.28%)、血肿8例(18.60%)、感染4例(9.3%)、皮瓣张力过大4例(9.3%)、扩张皮瓣包含瘢痕组织5例(11.63%)、切除包膜3例(6.98%)。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扩张皮瓣血运障碍的发生与扩张部位有明显关系。②扩张皮瓣血运障碍的发生与皮瓣类型有明显关系,局部皮瓣较邻位皮瓣和远位皮瓣血运障碍发生率低。③在长宽比例过大的远位或邻位扩张皮瓣转移修复过程中,采用皮瓣延迟术,有利于扩张皮瓣成活。④扩张皮瓣发生血运障碍后应针对原因,立即给予积极正确的处理。⑤本文介绍的挽救扩张皮瓣血运障碍的方法是较为有效的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