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大量阅读国内外前沿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占中国保险市场绝对比例的寿险产品的角度,运用精算统计学、DEA、AHP等方法,从寿险产品本身、寿险市场参与主体的角度,构建了中国寿险公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并从理论和实证的层面分析了中国寿险公司的竞争力。本文分析一方面对于提高中国寿险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寻求产品的不断创新与突破,最终实现中国保险业的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可以为监管当局制定保险监管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借鉴相关理论分析并与中国寿险市场的状况相结合,对寿险产品竞争力从产品保障程度、综合费用率水平、产品投资绩效、服务水平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分析。对于保障程度和综合费用率水平,采用精算统计的方法,通过对中国寿险市场当前的产品进行综合费用率的测算,发现中国寿险公司产品存在综合费用率偏高、资源与技术垄断、竞争力普遍较低等问题;对于产品投资绩效,采用DEA的分析方法,从寿险产品的角度探讨了中国26家寿险公司的投资绩效,将寿险业投资绩效进行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分解,得出了中国寿险公司投资绩效存在规模效应,投资技术较低,难以应对市场波动等结论;对于服务水平,采用AHP的分析方法,构建了中国寿险业服务水平评价的三级指标模型,为寿险业服务水平的监督和提升提供了参考。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为:中国寿险产品的保障水平与保费之比较低,也即“性价比”较低,而综合费用率水平较高,从而反映寿险公司的运营成本较高;公司品牌与规模对企业竞争力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中国的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较低,从资金运用渠道分析原因,“十二·五”期问,中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较为单一;公司的所有制结构对投资绩效影响较明显;尚未建立寿险业服务水平的监督与评价机制等。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应建议:要加快寿险业市场化进程,破除垄断;降低营销费用,提高投保人利益;逐步放宽对中国寿险资金运用的渠道;建立中国寿险产品服务水平的标准评价体系与监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