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图形化编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d1988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日益广泛,其执行的任务日趋复杂,对机器人编程方法的易用性、先进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多数机器人都采用文本编程语言,开发难度大、周期长、出错率高。与之相比,图形化编程语言因其结构语义透明、视觉可辩性高、交互简单等优点,而备受青睐。本文针对工业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场景,研究了工业机器人图形化编程技术,开发了编程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现有图形化编译方法复杂等问题,结合机器人语言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分析了图形化程序从作业任务到目标指令代码的数据流,据此确定了图形化编程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了包含操作模块库、编辑器、解释器的编程系统总体方案。在机器人语言的语法结构中,针对不同语法单元的机器人实际操作,根据图形化语言中模块参数填入、模块连接等行为,分析了模块特点和对其分类,并据此定义了机器人图形化语言。基于图片设计文法设计了核心的操作模块图元模型,主要涉及到指令属性、视图属性、参数写入操作、模块组织行为等。基于XML的自结构特性,通过定义XML与机器人语言语法要素的映射,设计了表示图形化程序的XML中间文件的结构及其解析加载程序。分析了机器人程序潜在的语法问题,定义了检查规范,并采用深度优先算法设计了图形任务的检查程序。采用哈希表等设计了程序数据结构,实现了高效的程序数据访问。针对解释器的实时性约束条件以及图形化程序在编辑器中已得到语法正确的保证,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一遍扫描的直接编译方法,提高了程序解释的时间效率,实现了运行功能模块。搭建了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平台,通过编制包含常用模块程序并分析其解释运行生成的目标指令代码,验证了操作模块功能及解释的正确性。通过程序的耗时测试,结果表明解释器的时间效率比原有基于文本的效率提高了6%,通过机器人样条曲线绘制进一步验证了解释器满足实时性需求。最后通过机器人“写字”和搬运实验验证了编程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其他文献
智能制造是提高工业生产水平的战略发展趋势,机器视觉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内容。在图像处理领域,图像匹配是机器视觉的重要理论基础,被广泛应用于视觉定位、机器人抓取、目标跟踪、三维重建等领域。匹配场景的复杂性和工业生产日益提升的生产标准要求图像匹配算法具有较高的匹配速度、精度和鲁棒性。为了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目标定位需求,针对现有图像匹配算法仅利用单层、低层特征进行图像匹配的不足,本文提出基于多层次语
负重是一种人类生活中十分重要的活动,在学生、旅行者和士兵群体当中尤为常见,携带沉重的负载会增加代谢消耗,严重的会导致人体肌骨系统损伤。如何消除和减缓这些负面影响,提高生活质量,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本文在分析自然界负重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控负载竖直方向的运动来减少人体负重行走时代谢能消耗的思想。本文运用工程科学方法,结合人体运动机能学,提出了一种减少人体负重行走代谢能消耗的动力背包设计方法,
以东北大学负责研发的武汉钢铁集团高硅电工钢Fe-6.5%合金的“薄带连铸-温轧”试验机组项目为背景,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和温轧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难变形金属温轧过程变形区温度模型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介绍金属材料温轧工艺及温度模型研究基本原理,剖析卷取式温轧实验机组及其工作原理。温轧机组主要用于难变形金属薄带的温轧成形,主要功能除了基本的炉卷轧制功能外,还包括轧件感应加热、
在基于硅通孔(TSV)三维高密度集成技术中,晶圆减薄是关键工艺技术之一,减薄过程中面临更多未知的界面和表面问题,如表面微裂纹、界面扩散、位错等,严重影响工艺的一致性和器件的可靠性。本文以含TSV结构的晶圆为对象,通过经典分子动力学(MD)方法对其减薄过程进行相关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TSV中的介质层结构建立了单/多晶铜的纳米减薄的MD模型,研究了磨粒对单/多晶铜表面形貌的影响以及内部缺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模型的数量和对模型检索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现今常用的搜索引擎主要是基于语义提供检索服务,但仅依靠文字描述对三维模型进行检索具有一定局限性,此类检索方式的主观性太强,因此基于内容的三维模型检索方式应运而生。本论文从模型检索、模型视图集提取、模型库聚类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分布的全局特征检索方法。首先根据全局离
氧化锌(ZnO)是一种典型的宽禁带、高激子束缚能的半导体材料,具有优良的光学、电学、力学和磁学性能等,是近来研究最为广泛的半导体材料。此外,氧化锌材料还具有多种形态,其不同形状和尺寸所具有的不同性能可以被应用到多个领域中。其中,中空微球结构的氧化锌纳米材料由于具有密度小、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和表面渗透性良好、空心部分可容纳大量客体分子和大尺寸客体等特点,从而可在化学、生物和光电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风力与太阳能发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的天然特点,需要先进的储能技术实现发电与用电时间解耦和,并缓解发电波动对电网的冲击。大规模储能电站需要连续运行数年甚至数十年,对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且对成本的要求苛刻,其建设成本必须足够便宜,才可以利用储能收益获得利润。然而,目前的大规模储能技术都有各自的短板,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应用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提出了新型的搅拌式自分层电池,具有高安全、长寿
二维材料面内各向异性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它来源于二维材料的平面低对称性晶体结构,由于其展现出独特的角度依赖的物理性质,因此在新型光电子器件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二维材料的各向异性受限于其固有的晶体结构,本征各向异性比值通常很小,难以实现材料取向的准确区分,严重阻碍了二维各向异性材料的实际应用。因此,探索能够有效提高材料各向异性的新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二维材料具有性质不同的晶相
建立X射线焊缝图像信息库可提高胶片管理与射线检测服务水平。特种设备企业在建立信息库时需对图像中的焊缝信息进行检测并将其作为入库依据,该信息检测过程可看作机器视觉中的目标检测任务。近几年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在目标检测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获得更高的检测准确率,网络设计朝着层数更深、结构更复杂的方向发展,但这导致产生的庞大计算量与参数量对硬件的计算与存储能力要求较高,使得深度学习无法很好地适用于
经过几个世纪的研究,人们对毛细作用力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如今,对毛细现象的研究日益深入。但是,对于液体在水平放置的毛细管中是否会流出这一简单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善的解答。该问题的解答有助于解决燃料电池和化学工业中存在液膜或者气泡堵塞管道的问题。本论文主要采用Manning、Collicott和Finn推导出的数学判定标准,研究充满液体的水平毛细管,在附加横向力场的情况下,是否存在导致堵塞的一个静态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