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案例研究目的在于找到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教学语言的选择有哪些特征。研究报告中主要描述了教师们第一语言的使用,重点分析中教学和与学生互动时教师们的语言使用。此外,研究报告还探索了以下几个相关问题,教师们使用“多少”第一语言,以及“什么时候”和“为了什么”使用第一语言。接着,报告将进一步讨论对于“第一语言”使用的评估可以如何进行。案例研究报告中,评测方法是“动态评测方式”(DA),主要理论依据是“最近发展区”(ZPD),支架式教育模式(Scaffolding)和由此衍生的中介性学习经验(MLE)。原始数据收集通过课堂观察产生。课堂观察选在南方的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共计观察了4位大学英语老师的16节课。教师采访在课堂观察后进行,旨在区分教师们的实际行为与他们本人的观念是否合一;行政管理人员采访则为了探明学院的准则和氛围。研究结果发现中文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被广泛地使用。在不同的情景下中文的使用有不同的倾向。由采访结果和课堂实况的笔录所得数据显示不单是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还有整门课程的设置情况都是影响教师教学语言选择的主要因素。根据分析观察结果的可能原因,报告提出分析结果对教育学上的存在意义。报告同时提议教师们应该使用多变的教学方式来减少第一语言的使用。更多的第二语言应该通过仔细选用优秀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学语言呈现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总之,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的持续发展对于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语言的意识,提高教师课堂的有效性及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