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女性主义”(Feminism)被《韦氏词典》官网评为年度词汇。从2016年到2017年,《韦氏词典》官网关于“女性主义”的搜索次数上涨了70%。性别语言问题也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话题,其中词汇是最能反映语言受社会因素影响的部分之一。虽然许多学者对性别词汇作了研究,但多属于对性别词汇的分类描述,并未解释该类词汇的生成机制。本文以The CHICKtionary:From A-Line to Z-Snap,the Words Every Woman Should Know(Anna Lefler)(《从A开头到Z结尾,女性应该了解的词汇》)一书中的全部女性词汇(共计466条)为封闭语料,从社会性别建构的角度来解释英语女性词汇的意义建构过程。社会性别建构理论是社会语言学中不可或缺的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社会性别是由文化建构的。突显理论、原型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突显理论研究表达信息的选择与配置;罗施于1973年和1975年提出原型理论,认为概念主要以原型来表征,人们也通过原型来理解概念;概念整合理论是研究在线语言处理过程中心智空间是如何建构与整合的。本文基于此尝试建构GPB模型(其中G代表社会性别建构理论(Gender Construction Theory),P表示突显理论(Prominence Theory)和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B代表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解释英语女性词汇意义建构过程。其运作机制可简单表述为:在输入空间,运用原型理论描述相关概念的产生,在整合过程中,通过突显理论中的主客观突显原则解释整合空间中元素的选择机制,同时,运用社会性别建构理论从语用角度分析词汇的社会化性别色彩,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英语女性词汇的意义建构过程。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包含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语料情况、研究方法、女性词汇的界定以及文章结构。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女性语言研究现状的回顾与总结以及对国内外女性词汇研究现状的回顾与总结。理论框架,阐述社会性别建构理论、突显理论、原型理论以及概念整合理论,并根据这些理论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本文的理论框架(GPB模型)。第四章是语料描述与分析,描述《从A开头到Z结尾,女性应该了解的词汇》一书中全部英语女性词汇的构词法和语义内容,重点分析GPB模型下英语女性词汇的意义建构过程。第五章是总结部分,总结本文研究的发现、意义、不足之处并提出对进一步研究女性词汇的一些建议。研究主要发现:(1)就构词法而言,由复合法构成的英语女性词汇最多,占61.6%;其次是由派生法构成的词类,占14.6%;之后依次是:混成法、外来法、缩写法等。(2)就封闭语料的词义分布而言,服饰类词汇占英语女性词汇的比重最大,占20.2%;外形类词汇比重位居第二,占15.5%;其次,女性对化妆整形,友情和婚姻等方面也较关注。(3)基于四种网络模型分类下的GPB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女性词汇的意义建构过程,其中简单型与单域型在女性词汇的意义建构中最常见。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女性词汇研究,而且为女性词汇研究提供新视角,同时揭示社会文化对女性词汇意义建构的影响,反过来,通过女性词汇的研究分析社会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