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南方林区开展林权改革以来,明晰了集体林的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木使用权,林农成为了市场经营主体。木材采伐、运输与林产品加工、流通的形式也随之变得复杂和多样化,原有的林政管理模式监管力度下降,表现为检查站布局不合理、林政执法人力配置不当、加工企业监管缺失。同时一些区域在林产品供销中缺乏发展物流的指导思想,基础设施没有合理规划,导致物流成本高,服务对象单一,服务水平低。另外有一些区域加工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工层次低,优质原木直接流向异地,降低了林业收入,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课题提出在林产品物流中应用双层规划的解决方案,分为上层“政府监管层”、下层“市场运营层”。上层目标是实现全县物流总成本最低,加强林产品物流监控,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数学模型预测林产品流量流向,计算未来运力需求,政府可通过优惠政策来引导市场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还可实现物流基础设施、检查站的最优选址,合理配置执法人员。下层市场各单位行为在上层法规的约束下,自发寻求最大利润的经营方法;各单位通过物流信息平台获取供需信息,按需生产,减少库存,配置最优车型,搭配回程货流,降低物流成本;利用上层提供的实时监管数据,向客户提供物流位置服务,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产地认证、原料追溯服务,自律行为并积极参加森林认证;下层市场通过数据的汇兑逐渐改变上层的决策。上下层交互期在一年以上,确保了政策的稳定性。在此指导思想下,课题首次在国内林产品物流系统优化中采用了四阶段法,并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反映木制品物流特性的阻抗函数,对双约束重力数学模型作了改良,相对误差率降低,预测吻合率达75%至85%。上层开发了“林产品物流优化决策系统”、“Mobile Web码单系统”、“短信码单系统”、“采伐证、运输证两证系统”、“林政WebGIS系统”、“Mobile Web执法系统”、“短信执法系统”、“Mobile WebGIS执法系统”等子系统,并研制了“林业运输GPS轨迹仪”、“RFID式自动彩信拍照器”等硬件设备。下层开发了“林产品生产追溯系统”、“供需运存信息网站”、“物流服务短信平台”。系统应用了大量最新的移动通信技术。该课题研究时间为5年,每年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在林区调研,因此研发的软硬件符合生产的实际需要,部分模块已在多个县市推广,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均有派出专家在现场考核运行效果,国家林业局网站、地方报纸也做过相关的报导,反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