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726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以蒋京川的成就目标问卷、徐晓飞的中学生学业社会比较问卷和梁宇颂、周宗奎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为工具,运用相关分析,结构方程等统计方法,综合考察了学业社会比较和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女生的贬低比较水平,平行比较,表现回避目标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男生的能力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中学生的掌握目标水平、向上比较水平、平行比较水平、贬低比较水平、完善比较水平、能力自我效能感水平、行为自我效能感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重点中学的掌握目标水平、向上比较水平、完善比较水平、能力自我效能感和行为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点中学学生,而他们的贬低比较水平,向下比较水平和平行比较水平显著低于非重点中学学生。(2)向上比较与表现趋近目标,掌握目标显著正相关;平行比较与表现回避目标,表现趋近目标显著正相关,与掌握目标不相关;向下比较与表现回避目标正相关显著,与掌握目标负相关显著。贬低比较与表现回避目标正相关显著,与掌握目标负相关显著;完善比较与表现趋近目标,掌握目标显著正相关。学业社会比较取向与表现回避目标,表现趋近目标显著正相关。能力自我效能感和行为自我效能感与表现趋近目标,掌握目标正相关显著,与表现回避目标负相关显著。能力自我效能感与向上比较,平行比较,完善比较,比较取向显著正相关,与向下比较,贬低比较显著负相关。行为自我效能感与平行比较,比较取向正相关不显著,与向上比较,完善比较显著正相关,与向下比较,贬低比较显著负相关。(3)初中生学业社会比较、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业自我效能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学业社会比较和成就目标定向能解释能力自我效能感变异的60%以上,学业社会比较和成就目标定向能解释行为自我效能感变异的52%以上。(4)结构模型方程证实成就目标定向是学业社会比较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