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型硕士学制调整的社会历史分析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m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学术型硕士培养制度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其自身培养规模的逐渐增大,其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方式已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其中最能体现这些变革、也最能引发人们争议的问题,便是学制的缩短。任何一个具体的研究生培养环节的变革,都会有其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历史背景,同时也要符合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本研究通过文献调查、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实际调研等途径,梳理我国学术型硕士学制调整的历史发展阶段,同时运用教育史中的“社会史范式”研究的相关方法,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断面和不同视角分析各发展阶段中推动学术型硕士学制改革的历史因素。总体来看,我国学术型硕士学制的调整经历了探索与成型、稳定与发展、调整与改革以及深化改革四个发展阶段。研究生教育发展初期,我国博士生规模不足、对质量第一和“独立阶段”特色的坚持以及当时研究生培养条件不足等原因,使得硕士生培养年限偏长,培养要求的学术型特征鲜明,形成了所谓“中国特色”。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政策环境的改变,社会需求趋于多元化,研究生教育体制变革,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教育经费不足以及研究生扩招等众多原因的作用,学术型硕士生学制偏长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突出,缩短学制的呼声也随之越来越高,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进行,学术型硕士学制的“中国特色”也开始逐渐消解。此外,本研究选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学术型硕士学制改革的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在实际操作层面对我国学术型硕士学制改革形成直观而又具体的认识,以期对现在正在进行学术型硕士学制改革的高校也形成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目前世界各国科技界和决策者表明,纳米研究正在孕育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科学共同体内部的纳米研究纲领在于,在纳米尺度上认识和操作物质,将会达到人类一切科技领域的庞大汇
公司资本的自由流通既是现代公司的重要特点,主要通过进入和退出的循环交替来完成,公司减资是资本的流动性本质的合理反映,既体现了作为资本这种重要的社会资源的所有人的股
图论从诞生至今已近300年,但很多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图论又重新成为了人们研究讨论的热点,这里给出图论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随着20世纪下半叶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急剧扩张,美国著名学者马丁·特罗教授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在国际上产生了深切的反响,尤其在亚洲国家,大众化理论已经成为家喻户晓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社会为了得以延续而进行的一种自我发展性的活动,是社会生活中长辈为了下一代的幸福而献的一种爱心。教育本身是责任和爱的象征,所以,教育在其本性
本文通过对美国犹太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文章内容的讨论,分析了美国犹太小说的主题特点,显示了与犹太文化的内在联结:美国犹太小说的主题从犹太民族传统而普遍性的文化特点出发,
医患关系是“医”和“患”之间的关系。“医”包括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包括患者、患者的家属。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协调的好坏直接影响
拼多多作为一家新兴的电商平台,采用了新颖有趣的营销方式,并与互联网巨头腾讯合作获得了更多被人们了解的机会,开创了社交电商的购物模式。虽然拼多多被多次指责商品造假,但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由于快速扩招和人口规模等因素引发的对高等教育需求和现实条件下国家所能提供的高等教育供给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而弥补缺口的主要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