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江船工号子是四川省大小河道上所传唱地民间劳动号子,是船工们在行船过程中配合劳动节奏所演唱的歌曲,有着悠久历史。在四川省民间歌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比其它的劳动号子来说,曲目丰富,表演性强,歌词风趣幽默、内容多样化,节奏性强,旋律时而舒缓时而激烈,歌唱时常用自然嗓音。如今川江船工号子已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和传承工作也已开始实施,已有音乐家将它搬上舞台,有高校将它引入课堂,让年青一代近距离的了解。随着时间流逝,这种民间艺术已慢慢在消失,为了更好的传承保护,它需要更多新鲜活力的“血液”来延续“生命力”。但原生态唱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老艺人又不能讲出歌唱时发声的原理,使得年青人学习起来很困难。本文通过现有对传承人的培养方式,进入高校等传承方法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了解在传承中已有多样化的演唱及表演方法,将对此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