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研究康复治疗在不同时间节点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预后及安全性。方法:纳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7例(2015年2月~2016年2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随机分为脑卒中生命体征平稳2天后开始康复训练组(2d组)和脑卒中生命体征平稳14天后开始康复训练组(14d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2d组在脑卒中生命体征平稳2天后开始康复训练;14d组在脑卒中生命体征平稳14天后开始康复训练,嘱病人及家属每天都须按要求进行训练。在入组时及发病3个月后分别进行统计量表。记录各组的严重不良事件数,进行安全性比较。采用NIHSS评分量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对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采用SF-36健康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价受试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焦虑量表评估抑郁和焦虑程度。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病例脱落情况:2d组入组病例44人,3月后病例脱落5人,死亡0人,有效病例数39;14d组入组病例43人,3月后病例脱落7人,死亡0人,有效病例数36。2.严重不良事件数:2d组3月后随访时,1人再发,死亡0人;14d组2人再发,死亡0人。组间比较无差异。3.神经功能评定结果:在本研究中入组时,2d组NIHSS评分值为20.03±1.87,14d组NIHSS评分值为19.68±4.52,F=0.053,P>0.05。治疗3月后,2d组NIHSS评分值为9.72±5.37,14d组NIHSS评分值为12.14±2.76,F=5.875,P<0.05。在本研究中入组时2d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值为22.46±6.76,14d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值为22.67±6.98,F=0.017,P>0.05。治疗3月后,2d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值(65.21±13.27)高于14d组(52.67±14.28),F=15.53,P<0.01。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入组时2d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值为19.44±6.34,14d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值为16.56±6.96,F=0.006,P>0.05。治疗3月后,2d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值为76.87±12.68,14d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值为62.85±11.69,F=4.54,P<0.05。入组时2d组SF-36健康量表评分值为41.87±12.68,14d组SF-36健康量表评分值为45.21±13.92,F=1.182,P>0.05。治疗3月后,2d组SF-36健康量表评分值为76.99±20.29,14d组SF-36健康量表评分值为66.77±18.09,F=5.267,P<0.05。5.心理状态评定结果:入组时2d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值为45.87±16.40,14d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值为45.39±9.05,F=0.018,P>0.05。治疗3月后,2d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值为29.06±11.48,14d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值为34.23±5.43,F=6.052,P<0.05。入组时2d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值为33.53±5.74,14d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值为33.26±2.77,F=0.066,P>0.05。治疗3月后,2d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值为22.53±5.74,14d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值为25.26±2.77,F=6.691,P<0.05。结论:1.缺血性脑卒中生命体征平稳2天后开始康复训练与缺血性脑卒中生命体征平稳14天后开始康复训练的安全性并无显著性差异;2.发病3月后,2d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要优于14d组,更早的开始康复训练能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增强日常生活能力,使患者受益;3.发病3月后,2d组的抑郁、焦虑状态要低于14d组,这可能与更早的康复治疗,增加了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有关,使患者受益,减轻了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4.由于本研究的人力资源有限,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且限定在缺血性脑卒中,并未对其他类型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观察。下一步研究,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寻求早期康复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佳介入时机及个体化治疗手段,为脑卒中早期康复策略的完善提供有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