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低频噪声产生机理及表征特性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jing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理论研究和制备工艺的发展,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High-power Semiconductor Laser Diodes,简称为HP-LDs)以其转换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能直接调制及易与其他半导体器件集成等特点,在军事、工业加工、激光医疗、光通信、光存储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功率的日益提高,新的有源材料不断涌现,应用领域日渐扩大,人们对其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这使得利用低频噪声作为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可靠性评估的方法因其便捷、无损、快速等优点备受关注。不仅如此,低频噪声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中的物理现象,是其内部载流子微观运动的外在表现,将内在现象和外在表现建立其联系,势必能够更好地反映其微观性质以促进HP-LDs在材料生长、芯片制备等技术的发展。然而,HP-LDs的低频噪声(主要是1/f噪声)的噪声模型仍不完善,并且相较于其他常规半导体器件,HP-LDs中存在其特有的低频1/f光噪声,同时其低频噪声现象和机制也更为复杂,蕴含着更多导致HP-LDs退化和失效以及能够指导其可靠性管理等有用信息。为了利用HP-LDs的低频噪声实现无损地表征其可靠性和器件质量的筛选,本文以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低频噪声产生机理及表征特性展开研究。从理论建模、模拟仿真、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HP-LDs噪声产生机理及特性、小注入下HP-LDs1/f噪声模型及产生机理分析、激光状态下HP-LDs结电压1/f涨落模型以及与光子数涨落之间的量子相关性、以及HP-LDs低频噪声表征特性这四部分内容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概括如下:1.双异质结HP-LDs的1/f噪声产生机理与特性研究。以经典的朗之万(Langevin)方程为基础,展开了单异质结HP-LDs和双异质结HP-LDs中少数载流子输运机制以及其漂移过程的分析,探讨了与HP-LDs结电流噪声有关的两种机制,即少数载流子热涨落和产生-复合噪声,建立了单异质结和双异质结HP-LDs噪声等效电路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寄生参量和有源区参量等性能影响因素,建立了双异质结HP-LDs等效电路模型,并推导出了由接触电阻、封装引线电阻等的涨落引起的1/f噪声模型,对比了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进一步分析讨论了双异质结HPLDs 1/f噪声特性及产生机理。2.小注入条件下HP-LDs 1/f噪声模型及产生机理研究。在小注入条件下,基于HP-LDs以表面复合为主要输运机制,考虑载流子简并、高能级注入以及非辐射复合等因素,理论推导了小注入下HP-LDs 1/f噪声模型,得到了小注入下其1/f噪声的形成与由缺陷、杂质、位错等因素引起的非辐射复合电流具有相似机制。利用电致发光表示非辐射电流,研究了小注入下HP-LDs在老化试验过程中表面状态、1/f噪声特性以及如P-V和I-V等电特性的变化,验证了1/f噪声能够用来表征HP-LDs表面稳定性的有效性,并为HP-LDs表面质量评估提供一定依据。3.激光状态下HP-LDs结电压1/f涨落模型以及与光子数涨落的量子相关性。基于量子化的朗之万(Langevin)方程,建立了HP-LDs结电压1/f涨落理论模型,并探讨了其物理机制。基于激光理论中受激辐射和自发辐射等经典的量子力学过程,证明了电流驱动的HP-LDs可以抑制泵浦噪声、并在腔宽以下的频率区域产生相位最小不确定态,获得了HP-LDs产生的接近粒子数-相位最小不确定态(即振幅压缩态),由于其泵浦噪声被抑制,且具有很高的量子效率,降低了振幅噪声。理论预测了激光状态下HP-LDs来自外场的光子数涨落与结电压1/f涨落之间量子相关性的存在,并对比了二者之间的互相关系数的理论预测值和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理论预测的正确性。4.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低频噪声表征特性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808 nm HP-LDs可靠性表征的低频光、电噪声相关性方法,实验验证了低频光、电噪声相关性作为一种可靠性评估工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针对传统加速老化试验对器件具有破坏性以及利用单一初测噪声作为单一筛选指标筛选结果缺乏全面性等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低频噪声测量和加速老化试验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预筛选方法,建立了VCSEL的预筛选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探讨了基于1/f噪声的HPLDs辐射效应退化机理和辐射损伤表征,建立了引入辐照缺陷的HP-LDs 1/f噪声表征模型,讨论了辐射对HP-LDs特性等的影响。本文针对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所建立的1/f噪声模型以及所提出的表征特性方法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其有效性,为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可靠性无损表征和质量筛选研究提供了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为实现太阳能、风能的综合优化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进一步推动农村电气化进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设计一种基于风光储一体化的新型农村配电网结构.基于此结构,研究一种以功率守恒为目标的能量管理控制方法,旨在实现能量最优利用和系统稳定工作.系统由交流母线、直流母线、配电网接入系统、风力电源系统、光伏电源系统、储能系统、直流负荷接入系统和交流负荷接入系统组成,既可并网运行、也可孤岛运行,并分别给出每个子系统的拓扑结构及系统整体拓扑结构.利用仿真实验,验证了风速、光强、负荷变化时,利用储能系统的调节,系统能量均
用于GIS的隔离开关密封在壳体内部,无法直接观察触头位置,只能借助分合闸指示、电压电流信号辅助判断分、合闸位置.若由于传动机构卡涩等原因导致隔离开关分、合闸不到位,此时分合闸指示、电压电流信号无法反映动静触头的真实接触情况,极有可能进一步引发跳闸事故.针对一起隔离开关合闸不到位引起的GIS放电故障,通过现场试验测试与解体分析,判断故障原因为隔离开关机构严重锈蚀导致合闸后动静触头虚接、烧熔、滴落,最终发展为屏蔽罩对壳体放电.进一步对合闸不到位时触头触指接触电阻大小及发热程度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验证了故障
对参与启停调峰及深度调峰的14台不同容量和类型的燃煤机组设备及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启停调峰及深度调峰对机组锅炉、汽机、环保及电气设备安全性的影响.锅炉受热面拉裂和泄漏、锅炉高温氧化皮问题、尾部烟道硫酸氢氨堵塞问题、汽轮机振动大和上下缸温差大问题等已经在频繁参与启停调峰及深度调峰的机组上有所显现.超临界大机组热力系统复杂,设备庞大,在启停调峰及深度调峰过程中安全性问题更加突出.更多的设备寿命损耗、运行操作风险、燃烧恶化等潜在的风险随着调峰的增加将会进一步显现出来.
本文研究了纳米碳酸钙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与聚苯乙烯(PS)共混物的性能影响.本文采用SBS与PS等比例混合,在总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按不同比例加入纳米碳酸钙,将共混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再使用注塑机将共混物颗粒制备成力学性能测试样条.测试标准样条的拉伸强度、冲击性能以研究纳米碳酸钙对SBS与PS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随纳米碳酸钙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再减小,当纳米碳酸钙含量在20%时拉伸强度达到最高,冲击性能也随纳米碳酸钙的加入得到加强.
中红外激光由于其良好的大气穿透性能、生物组织吸收性能和人眼安全等优点,在军事、医学、环保和遥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对激光应用的拓展与深入,国内外科研人员对1μm和2μm波段激光材料的研究日趋增多,尤其是碲酸盐玻璃在激光方面的高性能激光材料的研究。本文对已有的碲酸盐玻璃作为激光增益工作物质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设计了两组不同配方的研究了碲酸盐玻
超构表面是一种由亚波长单元组成的平面人工材料,在电磁波操控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能力。在过去的几年里,超构表面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产生了各种功能的器件包括平面透镜、光束偏转器、偏振转换器和超全息图等。然而,超构表面光学特性的动态调控在很多应用领域中,包括自由空间光通信、全息显示和深度传感等,也是不可或缺的。近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开发能够在外界刺激下控制光学特性的活性材料来实现超表面的动态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