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以5G和云为代表的数字化浪潮,移动和物联网设备爆发式增长,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和复杂性持续加大,IPv6凭借其充足的地址空间、端到端的对等通信服务、内嵌的安全机制等优势,为移动通信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在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自身发展需求的背景下,大量移动应用程序向兼容IPv6的方向迁移,移动应用程序的IPv6升级改造在提高用户体验、增强数据安全以及推动IPv6规模化部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终端、传输设备和应用程序服务器在IPv6升级改造过程中采用的迁移技术的差异,以及移动网络结构的复杂性,移动应用程序在IPv6环境下内容加载不完整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用户视觉上IPv6支持度的差异,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使用体验。在目前移动应用程序IPv6支持度探测工作中,手动的原始数据采集模式、基于传统Web内容解析的探测指标和二分式粗粒度的测量存在自动化程度差、测量维度不完整以及用户感知缺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容的移动应用程序IPv6支持度探测方法,该方法利用自动化测试框架、OCR技术和图像相似度算法,在完成了对移动应用程序界面数据自动化采集的基础上,从应用程序IPv6网络可达性、首屏页面IPv6支持度和二级页面IPv6支持度三个维度出发实现了对移动应用程序IPv6支持度的综合评估。在此方法的基础上,鉴于安卓系统在移动市场拥有的较大占比,构建了安卓移动应用程序IPv6支持度探测系统,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与存储模块、IPv6支持度评估模块以及系统与用户交互模块。利用本课题构建的探测系统对市场主流安卓移动应用程序进行探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支持IPv6网络的移动应用程序的首屏页面IPv6支持度普遍较高;移动应用程序的二级页面IPv6支持度普遍低于首屏页面;金融类和生活类移动应用程序的IPv6支持度普遍较高;在含有IPv6标签的移动应用程序中,依旧有超过30%的移动应用程序的IPv6支持度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