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兰花在我国有近2000年的栽培历史,是园艺花卉中的重要栽培植物,作为被子植物的最大科之一,全世界约有800属近17500种,而我国就有兰科植物173属1247种以上,兰花资源非常丰富。兰花不仅具有高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还能带来很好的经济价值,因此,很多学者开展了对中国兰花的种质资源调查、引种驯化、遗传多样性分析等研究工作,但由于兰科植物的特殊性,相关国兰研究受到很多局限,造成大部分稀有野生兰花资源不断流失。目前,开展我国兰花种质资源调查,利用组织培养、细胞、生化、分子等研究方法弄清其形态学、生物学和遗传特征迫在眉睫。为此,作者用RAPD(ERAPD), ISSR,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DNA PCR-RFLP三种分子标记对我国贵州产区兰属建兰亚属的7个种共21个品种进行了分子鉴定和亲缘关系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用RAPD标记对21个贵州建兰亚属品种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40个10bp随机引物中的28个能揭示材料间的多态性,共产生了142条带,其中128为多态性条带(90.14%)。筛选多态性好,条带清晰的RAPD引物B0319,在其3’端添加A,T,C,G四个碱基,并用这4个添加了碱基的引物组合成10对ERAPD引物,其中的8对有效引物可产生比RAPD更特异的谱带,其余2种组合扩增效率明显下降。8个ERAPD引物在21个材料间共扩增出了26条谱带,其中15条具有多态性(57.69),在所有材料间均可见一条2.5Kb的谱带,猜测其可能与控制兰花某种重要性状的基因有关。用全部168条带统计21个兰花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并做聚类分析。2种分子标记在遗传相似系数0.537的水平上,将供试品种划分成了A,B,C三组。结果表明,在春兰组中春剑和莲瓣兰亲缘关系较近,建兰组中,墨兰和寒兰亲缘关系较近。2.18对ISSR引物中的8对可以在21个贵州国兰建兰亚属品种间产生品种间差异明显的谱带,共扩增出了78条带,其中42条为多态性条带(53.85%)。统计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613-0.862,GS最大的是的春兰的2个品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1个品种被清晰的划分为春兰组和建兰组,其中春兰组下又在较大遗传相似系数水平下,分为A1和A2两组,莲瓣兰首先与春兰遗传相似系数最高,表明其亲缘关系最近。3.选用6个叶绿体和4个线粒体植物细胞质通用引物,以所有材料基因组DNA进行筛选。结果4个叶绿体引物和2个线粒体引物可扩增出稳定而清晰的产物。用8个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RsaⅠ、EcoRⅠ、EcoRⅡ、BamHⅠ、HpaⅠPstⅠ、XhoⅠ)对标记的扩增产物进行消化。4个有效cpDNA的PCR-RFLP标记/酶组合中,有12种cpDNA的标记/酶组合共检测到了47条带,其中39条呈多态性(82.98%)。2个有效mtDNA的PCR-RFLP标记/酶组合中,有7种标记/酶组合共检测到了2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23条(85.19%)。用所有74条带计算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并做聚类图,GS位于0.625-0.925之间。聚类结果显示,21个建兰亚属品种被分成了A,B,C三组。其中春兰、春剑和莲瓣兰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最高,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较近。4.本研究表明,RAPD(ERAPD), ISSR, PCR-RFLP三种分子标记能作为非常有效的工具应用于兰科植物种质资源的鉴定,为今后资源的有效利用、优良品种的推广、知识产权保护及产业政策导向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