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梯度热电元件性能分析及优化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hn75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发新能源及对能源的循环综合利用成为当今社会的关注重点。热电材料(Thermoelectric materials)能够实现热与电的直接转化,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热电器件由于没有流体工质和压缩膨胀等运动部件,工作过程没有震动和噪声的产生;并且热电设备运行过程没有有害气体的排放,对环境友好无污染。然而较低的能量转化效率限制了热电材料的广泛应用,功能梯度热电材料被认为是提高热电材料能量转化效率的有效方案,并有望在解决当今能源环境问题中作出重要贡献。因此,功能梯度热电元件性能分析及优化研究对热电材料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热电材料有望在能源生产和利用中发挥重要作用。热电材料参数(热导率、电阻率和塞贝克系数)的温度依赖性,使得对热电元件的理论分析具有很大挑战性。本文假设热电元件温度场接近于线性温度场,应用摄动理论,对电阻率和汤姆森系数进行了线性估计,建立了求解考虑材料参数温度依赖的热电元件温度控制方程的理论模型。由该理论模型得到的温度场与数值方法预测结果一致,并且由该理论模型所得温度梯度(温度梯度与热流分布和效率密切相关)与数值结果也吻合。应用该理论模型对热电发电元件进行了性能分析,数值结果表明考虑热导率的温度依赖性对热电元件性能(如热电能量转化效率等)具有重要影响。
  由于热电材料具有静态冷却和环境友好等优势,热电冷却技术有望在电子工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预测热电制冷元件性能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可以考虑热电材料参数的温度依赖性。首先给出热电元件热控制方程,其中热导率和塞贝克系数是温度的非线性函数,而电阻率采用温度平均值。然后应用该理论模型对热电制冷元件的温度场、制冷功率和性能系数等进行了预测分析。由该理论模型所得到的预测结果与数值方法和有限元模拟结果吻合,证明了本文所提理论模型的有效性。数值结果表明,考虑热导率和塞贝克系数的温度依赖性对热电制冷元件的热流分布和性能系数有着明显影响。此外,应用热电体的连续理论和复合材料理论,分析了功能梯度热电元件的制冷性能。
  应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功能梯度热电材料的性能,其材料特性与温度和坐标相关,其中主要研究了功能梯度热电材料的结构分布对热电元件性能(包括温度场、热通量、功率输出和能量转化效率)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热电材料参数的温度依赖性对功能梯度热电元件性能的准确预测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合适的梯度分布结构可以显著提高输出功率和能量转化效率。此外,分析结果表明,热导率对温度场和热通量分布有较大影响,塞贝克系数在功率输出和能量转化效率中起关键作用。为了验证所提出的模型,将该数值模型应用于功能梯度铋锑热电材料的实验模型,数值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
  分段式热电材料是一种特殊的功能梯度热电材料。本文研究了等体积变截面分段式热电元件性能,通过数值方法分析了在热电材料体积一定情况下,形状因子和分段位置对热电元件能量转化效率和输出功率的影响。对于本文所应用的热电材料,通过数值方法得到了形状因子和分段位置对能量转化效率和输出功率的影响;同时探究了在不同温差工况下,形状因子和分段位置对分段式热电元件输出功率和能量转化效率等方面性能的影响。
  为了研究热电材料的温度依赖性对圆角型热电元件性能的影响,本文对热电材料参数随温度非线性变化的圆角型热电元件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利用摄动理论和积分等效替换的方法,建立了研究材料参数温度依赖的圆角型热电元件性能的理论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汤姆森效应对圆角型热电元件性能的影响,以及结构参数及工况对能量转化效率和输出功率的影响。
  为了充分利用筒状结构中的热能,本文提出了新型筒式热电偶模型,综合功能梯度热电材料的特点,对功能梯度热电圆筒的热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梯度参数对筒状热电结构径向温度场及热流分布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梯度参数对热电圆筒输出功率及能量转化效率的影响。基于所得温度场,进一步对功能梯度热电圆筒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梯度参数对热电圆筒径向和环形应力以及径向位移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对功能梯度热电圆筒性能的优化设计。
其他文献
植物叶色突变体可用于研究叶绿体发育、叶绿素(Chlorophyll,Chl)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鉴定基因功能,核质基因互作,遗传控制等以及在杂交育种中可以作为苗期指示性状,用于杂交种纯度的鉴定。因此,它们是研究和实际应用的理想材料。实验室前期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甘蓝型油菜,分离到一个黄化突变体。本研究对该突变体进行了生理学和蛋白组学鉴定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甘蓝型油菜黄化突变体观察表型、测定叶绿素含量、观察气孔特征、农艺性状统计和叶绿体超微结构分析,发现与野生型相比
基因表达调控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话题,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成熟,其中RNA转录后调控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领域。RNA结合蛋白(RBPs)是转录后调控的关键因子,参与RNA可变剪切、RNA稳定、翻译等多个过程的调控,从而影响植物开花、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等多个生长过程。ErbB3绑定蛋白(EBP1)是结构功能高度保守的RNA结合蛋白,可与rRNA、tRNA、mRNA等多种RNA结合,参与调控核糖体生物生成、蛋白质翻译多个过程,但目前已报道的靶RNA甚少,对靶RNA的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前期报道RALF1-
神经胶质瘤(gliomas)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脑肿瘤的80%。恶性神经胶质瘤通常可分为少突胶质细胞瘤,脑膜瘤和星形细胞瘤。根据其组织病理学特征,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星形细胞瘤进一步分为I–IV级,级别越高,其治疗效果和预后越差。神经胶质瘤的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治疗复杂且预后差,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而传统的治疗策略目前主要以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为主,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对于神经胶质瘤的治疗来说,迫切需
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位居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位。一般认为肝癌的发生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酗酒或饮食中接触黄曲霉毒素有关。然而肝癌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胰岛素及其受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了临床证据的支持。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IRβ)结合后,IRβ被磷酸化活化,进而激活下游的PI3K、AKT以及mTOR等相关分子。热休克蛋白结合蛋白HBP21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但HBP21是否调控肿瘤细胞内异常活化的PI3K/AKT信号通路尚不清楚。本研究发现
硫化氢(H2S)、一氧化氮(NO)等气体分子是生命体内重要的生理信号分子,与癌症、心血管疾病、炎症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气体治疗是利用气体信号分子对于生理平衡的调控作用和疾病的诊疗效应而发展的一种新型诊疗方法,高效且低毒,具有潜在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然而,气体信号分子易于扩散,难于可控释放,这为基于气体的精准治疗提出了挑战。微纳生物载体具有生物分子负载、智能可控响应和靶向传递等功能,已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药物转载和靶向治疗等研究领域。微纳生物载体与气体治疗相结合,将为气体的精准治疗提供可能。本文将光热载体与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是飞行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成功预测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取决于对转捩机理的深入理解。在环境扰动较小的情况下,边界层转捩可以分为感受性、线性增长、非线性增长和层流破碎三个阶段。作为初始阶段,感受性和稳定性问题主导着边界层转捩的后续发展,是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基于WCNS高阶精度格式,数值研究了表面粗糙对于高超声速边界层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表面粗糙引发边界层转捩的物理机理。
  针对平板边界层稳定性问题,开展了高效时间推进方法对比及多种参数对二阶模态不稳定波的影响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指上皮细胞失去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细胞骨架发生重排,从而转变为间质细胞的过程。作为一种程序性的、可逆的生物学过程,EMT出现在胚胎发育及器官形成、组织修复和再生及肿瘤细胞侵袭、迁移的过程中。EMT的发生是一个动态过程,与转录因子、miRNA、细胞微环境等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
  E-cadherin蛋白是由基因CDH1编码,其主要作用是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黏附作用,是上皮型细胞的主要标志物之一。研究表明E-cadherin是抑癌基因,其启动子区域的突变、甲基化等都影
尽管CFD方法和计算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高超声速流动的数值模拟仍然存在巨大的挑战。目前应用于高超声速流动模拟的激波捕捉方法通常会遭遇激波不稳定问题,如著名的“痈”(carbuncle)等激波异常现象。对于简单的流动问题,准确的流场结构一般是可以预知的,激波异常流场的识别是相对容易的。然而,实际的数值计算往往涉及复杂的几何外形和复杂的流动现象,如果产生激波不稳定等异常现象,几乎无法对准确流场与异常流场做区分。这一困难大大降低了现有CFD方法的可靠性,影响了它们在高超声速流动中的应用。因此,研究激波捕捉方
缩比模型试验作为获取运载火箭全箭动特性的一种重要途径,具有高效、低成本和低技术风险等优点。然而,将传统相似方法应用于运载火箭缩比模型设计时,存在多种局限性,特别是无法处理细小尺寸难以缩尺的相似畸变问题。对此,论文首先提出了适用于研究复杂结构相似性的离散相似法,并将该方法作为全文理论框架;然后,应用离散相似法推导了加筋圆柱壳动特性完全相似关系;进而,针对蒙皮壁厚和筋条截面参数引起的两种相似畸变问题,依次提出了能量相似修正法和等效相似法,推导了考虑相似畸变的相似关系式;最后,以运载火箭整体梁单元模型为研究对象
立式储罐是石油储备过程中的重要设施。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储液罐在石油、化工企业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由于多用于存储各种原油等危险化学用品,立式储液罐的破坏不仅可能造成石油、化工企业的直接损失,还会造成范围更大、强度更大的次生灾害,因此对储罐的安全性能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很多学者的高度重视。目前,储油罐的发展趋势为薄壁、基础浮放和体积大型化。大型储油罐多数为外浮顶储罐,而且整个罐结构直接浮放在基础上,这种设计方式虽然较大程度降低了制造成本,但很容易在地震作用下出现各种破坏。深入研究大型立式浮顶储罐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