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大型国际节事活动选择在中国举办,大型节事旅游越来越常态化和规模化,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旅游的一种新业态。大型节事活动的举办时间是有限的,活动期间会对城市和旅游业产生良好的正面效应和一定的负面影响,而随着节事活动的结束,这些效应和影响会在后期引发品牌递延和游客规模递减、区域内供求失衡、旅游产能过剩、资产过剩、节事举办主体和节后经营主体转换等一系列的大型节事旅游后现象,其主办地的旅游业在节事活动闭幕以后的发展走势将取决于正向效应与负向效应长期博弈的结果。为此,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节事管理机构、加强节事后期预案规划、妥善处理节事过剩资产和关联产业化经营以降低节事旅游后现象的影响,以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对论文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论文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进行了阐述;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体系。对本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大型节事旅游的概念、作用、影响以及旅游后现象,最后为大型节事活动后节事效应的主要表现;第三章,实证研究。通过分析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相关旅游指标数据变动情况以及北京奥运会、韩日世界杯旅游后现象的综合表现,以说明上述盛会旅游后现象的凸现以及对旅游业的影响,同时剖析了昆明世博集团在应对这一系列世博效应中所采取的种种有效措施;第四章,大型节事旅游后现象理论探析。通过构建大型节事旅游后现象的理论框架,针对大型节事活动所具有的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系统动力学、拐点理论及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大型节事旅游后现象的预警系统运行机制,并提出相关管控措施;第五章,研究应用。运用上章的大型节事旅游后现象理论尤其是管控措施,来指导上海世博会何以尽最大努力去规避与控制消极的节事旅游后现象,从而实现上海世博会后世博园的可持续发展;最后,结束语。包括本文的创新之处、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