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现代社会信息量的急剧膨胀,用户的信息行为成为信息领域研究热点,而生态学视角是解决人类不当信息行为最本质、最基础手段。针对信息传递中的新问题,有必要以信息行为、信息生态、行为生态为理论基础,以信息人为出发点、以信息社会中个人及群体的信息行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及研究。通过利用调查表法,观察讨论法,统计测量法,加工文献资料法,形成假说理论法,观念文本转化法等主要研究方法对信息行为的过程进行调研,通过对不同的信息人的角色分析,根据信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不断进化以及可调控的三大特点,本文提出了信息生态是由不同信息生态因子在时间、空间、功能、环境等多维条件下构成,各因子间相互作用,而在这个生态体内运动的信息流,在被用户信息行为不断转化过程中充当了“传递者”的角色,使彼此间孤立的信息条件按照一定规则产生关联,据此建立起信息行为的生态理论模型。我们利用这个模型对信息采用和信息采纳过程进行分析整合,维护信息生态系统的完整。生态视角下的信息行为系统模型弥补之前Kuhl thau信息搜索过程模型和Wilson信息搜索模型在“无意识信息行为”方面缺乏论述的不足,提出了运用“信息采用”和“信息采纳”的概念对信息行为进行分类的方法。模型的提出对图书馆学以及社会其他行业的发展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检验当下的信息服务与用户群体信息需求的契合度。一方面使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在总体规划建设时有的放矢,对号入座;另一方面建立以服务人为中心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场所与环境更好的为用户服务。二、可以利用模型对社会信息进行过滤以及整合,甚至可以加工并快速提炼出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把一些垃圾信息,虚假信息排除过滤掉,降低或减少无用信息对用户的影响。三、根据模型对不同的信息行为人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提高我们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减少因为信息泛滥,人们文化水平不同而产生的用户体验下降和不舒适事件的发生。四、对商品销售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可以通过模型对消费者接受购买信息的来源和途径进行分析,使商品的信息传递更快速、准确并更具有针对性地,增强商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及影响力。五、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帮助。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建设还不健全,我们可以通过模型建立一个快速传递政务信息,方便百姓问政的简易方便的政务信息生态系统。展望生态视角下信息行为系统模型,因其能够指导一般的社会信息行为事件的分析和处理,应用空间巨大,但其也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并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限制,而且某些设想在人际交流环境下存在一定实践难度,这也是此模型的的不足之处及尚需完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