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奋力步入美好新时代的新青年,肩负祖国的希望,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及整体素质便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在国家体育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依据发展心理学、女性心理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研究女大学生的锻炼行为与身体自尊的关系,以期在锻炼行为的促进下,增强学生体质,实现身体健康,同时提高学生身体自尊的水平,更好的认知和评价自己,实现心理健康。为此本研究以465名兰州市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女大学生在锻炼行为与身体自尊之间的现状、差异及关系。得出不同生源地女生在锻炼行为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专业女生在锻炼行为方面具有及其显著的差异(p﹤0.01);不同年级女生在锻炼行为和身体自尊(p﹤0.01)两方面具有及其显著性差异;不同女生的锻炼次数、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在锻炼行为和身体自尊(p﹤0.01)两方面差异及其显著;锻炼行为与身体自尊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的结果。并据此得出结论提出合理建议。通过研究锻炼行为与身体自尊两者之间的关系,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形成体育锻炼行为,养成锻炼习惯,完成心理建设。通过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城镇生源地女学生的锻炼行为高于农村生源地女学生;在身体自尊总体方面不存在差异。(2)不同专业的女生在锻炼行为方面具有差异,理工类学生的锻炼行为明显高于医学类和文史类学生。(3)不同年级的女生在锻炼行为和身体自尊方面具有差异,大一年级的学生在锻炼行为方面明显低于大二、大三和大四年级的学生;大二年级的学生在身体自尊方面明显高于大一年级的学生。(4)不同锻炼次数在锻炼行为和身体自尊方面具有差异,每周锻炼3次以上的学生在锻炼行为和身体自尊方面都明显的高于每周锻炼1次和2-3次的学生。(5)不同锻炼时间在锻炼行为和身体自尊方面具有差异,每次锻炼90分钟以上的学生在锻炼行为和身体自尊方面都明显的高于每次锻炼60分钟以下和60-90分钟的学生。(6)不同锻炼强度在锻炼行为和身体自尊方面具有差异,每次锻炼大强度的学生在锻炼行为和身体自尊方面都明显的高于每次锻炼低强度和中等强度的学生。(7)锻炼行为与身体自尊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锻炼行为越高,身体自尊水平也越高;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