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违约规则解析——以《合同法》的完善为中心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2009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期违约制度衍生于英美法系的判例,它是针对合同生效后至履行前可能发生在合同履行上的危险而建立起来的一项法律制度。尽管在该制度创设之初,曾经存在过对该制度存在合理性的纷争,但由于该制度在平衡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保证守约方的期待利益,维护合同正义原则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因而逐渐为大陆法系国家和国际条约所采纳。在该过程中,该制度亦得到不断完善。目前业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成熟、完备的法律体系。  我国《合同法》虽引进预期违约制度,但在借鉴预期违约制度同时,也采纳了大陆法的不安抗辩权制度。该两种制度在立法目的上具有相似性,但二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而我国立法试图将默示预期违约建立在不安抗辩权的基础上,但在融合该两种制度上做得并不尽如人意,导致二者非但未能实现法律体系的融合,更引发了我国学界对该两种制度在我国《合同法》体系下共存情况的争论。本文阐释了我国《合同法》在借鉴两大法系期前违约法律规制时所应采取的立法态度,同时,对《合同法》相关规定的完善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从预期违约制度的历史发展角度进行考察,追诉预期违约制度的历史沿革,了解预期违约制度在漫长发展过程中的完善直至成为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规则的进程。  第二部分:该部分首先阐释了预期违约法律规制的含义,从预期违约创设之初便产生的争议及观点入手,分析预期违约法律规则的合理性及法理基础,对预期违约制度的几种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并特别指出履行期尚未届至的债权实质为期待权,并对预期违约的两种形态的构成要件进行了探讨。  第三部分:对预期违约制度的救济方法种类以及预期违约发生时受害方的权利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预期违约受害方选择不接受预期违约时应注意的几种情形进行了阐述。  第四部分:对我国立法吸纳预期违约制度的情况进行梳理,指出我国预期违约制度规定的特点及其缺陷,由于我国立法在对该两种制度的规定上融合得不尽如人意,英美法系的明示预期违约与大陆法系中明示拒绝履行在功能上是一致的,但二者在适用前提条件方面存在差异。且默示预期违约的规制范围可以涵盖不安抗辩权。  第五部分:为完善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确保该制度设计初衷——保护守约方期待利益,维护交易安全的实现。笔者试图通过比较借鉴英美法系及国际公约的规定,希望通过对成熟的预期违约制度的法律规则的借鉴,对我国《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规则进行完善。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离婚制度是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问题和争议最多的部分。随着无过错离婚主义的发展,各国的离婚率都出现了大幅度的攀升,并由此引发了女性和未成年子
本文以《抗日战争大后方民国狱政改革述评》为题,1“抗战期间”是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止,此为时间限定;大后方是指远离战争前线的广大地区,又以川渝
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将调解纳入到行政诉讼之中,结束了我国几十年以来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历史,这对我国行政诉讼案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行政诉讼调解却是有限的调解
摘 要:没有明确目的、数量大、与课内教学内容无关、太简单或太难的家庭作业纯粹是浪费学生的时间,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从实际出发,设计合理的家庭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关键词:作业;适当;相关;适中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懂得繁多、机械、重复的作业是无效的。因此每一次作业,我都会精心设计,达到作业的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官办型慈善组织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以行政法原理为基础,以合作行政方式为主线,对官办型慈善组织的法律规制进行研究探讨。文章分析了政府对官办型慈善组织法律规制中出现的问题,并尝试从本土化文化和制度两方面做出回答,对官办型慈善组织的法律规制走向进行现实思考,希冀法律规制能够在官办型慈善组织的健康发展和慈善事业的壮大方面提供制度性保障。本文分引言和正文两大部分:引言主要对国内外关于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PKI的网络安全模型,旨在为网络服务提供有效认证、访问控制、授权、传输机密性、不可否认性等安全机制。该模型在 PKI的基础上,结合了 Kerberos的优势,并扩展了其机制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