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贝特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又译施韦泽),德国著名的神学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他继承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思想”,强调生命伦理,推崇“敬畏生命”。他的生命伦理思想来源于他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学术经历。他创立的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是当今世界和平运动、环保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本文旨在梳理史怀泽的生命伦理思想。主要分三个部分来展开论述。第一章介绍了史怀泽生命伦理思想提出的背景。通过分析史怀泽本人的成长经历和学术历程,说明其生命伦理思想的提出有其自身的逻辑必然性。同时阐述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带来经济社会繁荣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也破碎了人们的“科学万能”梦。这些残酷的事实是史怀泽生命伦理思想形成的现实动力。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东方的印度和中国文化中关于人与其他生命之间和谐相处的观念则是史怀泽敬畏生命思想的理论渊源。第二章着重论述史怀泽生命伦理的核心——“敬畏生命”思想的内涵。首先介绍了中西方文化中“敬畏生命”概念的不同内涵。接下来阐述史怀泽“敬畏生命”思想的独特之处及其理论架构。史怀泽认为,所有生命都可以且应该成为伦理关照的对象,它们在存在价值上是平等的。最后探讨了史怀泽对于实现“敬畏生命”这一基本原则的主要设想。第三章对史怀泽生命伦理思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得与失进行评价。认为史怀泽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生命伦理思想无论是在丰富当代生命伦理学理论方面还是在指导对当代社会实践方面都有着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史怀泽的生命伦理学思想也有着其理论上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其理论内部本身的矛盾性和实践层面的难以操作性以及理论本身所蕴含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尽管如此,史怀泽的生命伦理学仍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