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骨髓微环境中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可以诱导肿瘤细胞生长和存活,并形成适合肿瘤繁殖及耐药的微环境。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复发和耐药的关键在于白血病细胞与MSC之间的相互作用。白血病干细胞(LSCs)与MSC的粘附及相互作用,可以直接促进细胞的自我更新、增殖、分化停滞,并“保护”白血病细胞免受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micro RNA(微小RNA,mi RNA)作为一种非编码的小RNA分子,能够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mi RNA在生物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细胞分化及凋亡、肿瘤生成等。研究mi RNA的表达及功能,对防治肿瘤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有关mi RNA在AML发病中的研究近几年刚刚起步,多从表达量高低的角度阐述,与发病机制相关的功能性研究较少,mi RNA在AML中MSC诱导的耐药中作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早期工作发现,AML细胞系KG1a与MSC粘附后,对化疗药物的反应下降,细胞凋亡减少。RT-PCR和Western结果证实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基因C-Myc表达上调。本研究拟在将AML细胞系与人骨髓MSC共培养的基础上通过mi RNA芯片寻找调控C-Myc的mi RNAs,并将筛选出的mi RNAs进行表达量验证。为后续功能验证做准备。方法:1.培养AML细胞系KG1a,准备15例健康供者的骨髓原代细胞。2.分离和培养人骨髓MSC。3.建立共培养体系,与MSC共培养48h后CD33阳选出KG1a(样品编号4D,5E,6F),以AML细胞系KG1a单独培养(样品编号1,2,3)作为对照。4.将上述样品分装6管加Trizol处理,送公司进行样本质量检测并制成基因芯片,根据全基因组芯片结果寻找调控C-Myc的mi RNAs。5.重复步骤1,2,3;RT-PCR法检测两种培养条件下筛选出的mi RNAs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1.基因芯片样本检验合格。2.根据芯片结果初步寻找调控C-Myc的mi RNAs:let-7a,mi R-17-3p,mi R-34c,mi R-135a,mi R-494;U6作为内参。3.RT-PCR法检测结果:let-7a表达上升3.39倍,mi R-34c表达上升621.67倍,mi R-135a表达上升13.00倍,mi R-494表达上升17.51倍,mi R-17-3p表达下降3.70倍。4.mi R-17-3p可能参与调控C-Myc表达。结论:AML细胞粘附于MSC后,通过一系列mi RNA的变化引起C-Myc表达的上调,而mi R-17-3p可能参与调控C-Myc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