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结合PNF牵伸对颈型颈椎病疼痛及软组织张力的影响

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ao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法、PNF牵伸及(?)法结合PNF牵伸对颈型颈椎病颈痛患者的干预前后的VAS、压痛阈及软组织张力变化比较,探究PNF牵伸与(?)法结合对于颈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名志愿者随机分为(?)法组、PNF牵伸组及PNF牵伸结合(?)法组(试验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干预,每天1次,连续5天,观察疗程前后三组VAS、压痛阈及软组织张力的变化。结果:1.各组VAS治疗后均有改善(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内治疗前后软组织张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斜方肌上段、左侧胸锁乳突肌中段张力组间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胸锁乳突肌中段张力组间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内治疗前后压痛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斜方肌上段、左侧胸锁乳突肌压痛阈组间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胸锁乳突肌中段压痛阈组间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PNF牵伸及(?)法结合PNF牵伸均能有效地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评分、压痛阈和软组织张力,(?)法结合PNF牵伸较单一的(?)法或PNF牵伸在改善压痛阈和软组织张力方面效果更优。
其他文献
荧光碳量子点由于具有较多优良的光学性质,如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表面易功能化、应用广泛等特点,自初次发现以来迅速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荧光碳量子点在多个领域有着广阔
研究目的:探究HLA-A基因位点rs3094165(G>A)的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以346例冠心病患者和616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再将冠心病组分为心绞痛组180例和心肌梗死组166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立的卫星系统,在导航定位、短报文通信和授时领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BDS-3的不断完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将从亚太区域扩大到全球,因而,建立我国独立自主的“北斗PNT”体系迫在眉睫。授时作为“PNT”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已在电力行业、通信行业、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中广泛应用。导航卫星具有精度高、范围广、全天候等优势,因此其授时有着很大的应用优势及发展前景。此外,为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大数据的应用日益广泛,数据规模呈指数级速度增长,越来越多的复杂结构数据需要用图数据结构模型来表示。其中包括:社交网络、蛋白质交互网络、交通网络等
目的: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TLR信号通路的调控研究补肾方的抗肝损伤机制。方法: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补肾方抗肝损伤作用研究,第二部分为补肾方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第一部分补肾方抗肝损伤作用研究:将正常鼠、HBV转基因鼠各取35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全方组和拆方组(补肾阴组、补肾阳组、清化湿热组、引经药组)。每天同一时间给药1次,连续一周给药,第7天给药结束4h后,各组小
油套管腐蚀损坏是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油套管损坏的主要形式。油套管腐蚀后油套管剩余强度降低,易引发油套管穿孔泄漏等问题从而导致停产维修,造成很大的经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面对化石燃料最终将枯竭的危机,迫切需要开发新的能源并开发高效的能源系统。相比于传统的基于水蒸汽的朗肯循环,超临界压力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更具便利性、经济性和系统简单性。然而,超临界压力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加热器的设计与优化正面临一些挑战,其中需要迫切了解的是,在超临界压力下流体对流换热过程中拟临界点附近对流换热系数局部的
刃口处理技术能够改变刀具的刃口轮廓和去除刃口区域的微观缺陷,提高刀具的可靠性、使用寿命以及工件表面质量。在精密切削制造行业,硬质合金整体铣削刀具刃口处理工艺主要有微喷砂,刷光-抛光(金刚石研磨膏),拖曳式打磨抛光,水射流,磁体抛光等工艺。本文以四刃平头铣刀和二刃球头铣刀为研究对象,采用拖曳式打磨抛光机对刀具刃口进行处理,分析了刀具刃口质量随刃口处理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铣削刀具切削性能实验研究,探
淡紫拟青霉是防治根结线虫中最具有潜力的生防菌。目前,多采用固体发酵生产淡紫拟青霉孢子,但存在发酵周期较长,孢子保质期短等问题。依托液体发酵进行淡紫拟青霉产孢发酵和制剂化研究,将有助于探索高效的生产方法。此外,对淡紫拟青霉侵染线虫虫卵的转录组测序和差异表达分析,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其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机理。本研究以淡紫拟青霉为研究对象,通过摇瓶发酵对淡紫拟青霉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筛选;通过在发酵罐中发酵确定
近年来,半参数模型作为发展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用于参数研究的重要统计模型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相关学者将半参数模型引入测量平差的数据处理中。当观测值中存在无法消除的模型误差时,模型误差既无法与观测值建立函数关系,也不能将其归入参数模型误差项或采用非参数模型处理。半参数模型在平差模型中将这种模型误差采用非参数向量表示,使平差模型兼顾参数模型与非参数模型的特点。因此在处理模型误差不可忽略的测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