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南地区旅游扶贫与绩效研究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QB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贫困问题由来已久,贫困与扶贫也是国家和民众历来关注的重点。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贫困程度深、贫困覆盖面广,在此背景下,选择一种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而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发展潜力大、发展速度快、发展前景好等特点,旅游扶贫作为一种“造血式”扶贫方式,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贫困人口脱贫作用显著。随着国家扶贫攻坚主战场“重点在中西部,难点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口号的提出及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的《武陵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广大西部贫困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今后十年我国重点扶贫攻坚主战场的重庆渝东南武陵山片区为研究对象,以旅游乘数理论、社区参与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研究依据,以贫困人口参与为切入点,通过文献整理、发放调查问卷、个案剖析及定量分析等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该地区居民参与旅游业的情况及对旅游扶贫的认知态度进行调查统计。为进一步研究旅游扶贫效果,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从长、短期入手构建目标层、5个准则、18个要素指标对渝东南地区旅游扶贫绩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近些年来旅游扶贫绩效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旅游扶贫工作是有成效的。(2)渝东南六区县旅游扶贫发展分层明显,尤其是秀山县旅游扶贫绩效偏低,旅游扶贫力度不够。(3)当地基础设施、旅游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等问题突出。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实施旅游扶贫是实现地区脱贫的有效途径;(2)政府支持当地旅游业以生态旅游、农家乐、节庆旅游等形式开展,旅游扶贫效果明显,但农民自发与政府支持下的旅游业发展差异明显。(3)调查过程中发现,农民自身素质与参与度对旅游扶贫的影响较大,且是否参与到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对于旅游扶贫带来的效应感受有所不同。为促进渝东南地区旅游扶贫进一步发展,需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政府间的联动与互动;以贫困居民受益为落脚点,提高居民参与度;利用现代营销模式做好宣传,加快地区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创新旅游路线;加强旅游扶贫开发资金保障,建立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保护民俗文化与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介绍了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两段PTSA法制备电子级液体CO2技术,该技术以富CO2的气体作为原料,提纯得到电子级液体CO2,产品符合半导体行业的质量要求。该技术已
笔者在对江西省20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数据调查的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提取了合作社企业家能力的4个主成分及其影响因素的7个主成分,然后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模型与BP
基体作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主要组元,其组织结构、物理-力学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摩擦材料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热稳定性和导热性等整体性能的发挥。 本论文通过
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
食为人天,农为正本,农业是农民的天,是立国的根本,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一直以来,“三农”问题备受关注,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农业增效与农民增
"原物"与"如画"是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解读建筑遗产价值,概括历史空间文化要素的两大内在标准。前者以肯定了建造者作为独特精神个体的艺术表现,后者则突出了历史风霜痕迹在建
金融支持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发达国家历史经验表明,金融支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模式有两大类:银行主导型和资本市场主导型,银行主导型金融模式适应"增量"发展,资
<正>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将来传统食物的供应方式将无以为继,坚持"全天然"食品很可能会挨饿,于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人造食品"将成为必然的选择。科学家坚称这些被科技"精
对企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是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微观基础和载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企业是承
目前我国城镇建筑面积已经超过400亿m2,建筑能耗约占城市总能耗的20%,部分北方大城市建筑能耗已达到35%以上。在城市建筑中应用光伏发电将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方式,部分地区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