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形成:两位中学教师的叙事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2hy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德是教育中最宝贵的资源,良好的师德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当前我国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困惑,这些矛盾和困惑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师德的形成,从而也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因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师德问题都成为当前教育研究当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关于师德问题的研究当中,主要从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教师品德形成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教师职业道德面临的困境与解决途径对师德形成的作用、个体发展对师德形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多是从教师品德发展的普遍规律出发来探讨师德的意义、作用、规范和要求,虽然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师德的认识,但缺乏从特定的教育职场出发针对教师处理职业中面临的矛盾的体验的研究,同时也缺乏从教师个体成长的角度考察其师德的形成问题,而这方面的研究却对教师个体师德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运用教育叙事的方法,以对话为手段,把个体的行为与体验放置于具体背景下,从两位优秀的中学教师的成长经历中探索其师德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同时对优秀教师所具有的教育经验进行了探索,希冀通过本研究对教师个体师德形成和发展具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研究表明,教师个体师德形成是一个综合效应,受到家庭、学校、社会、教学实践、个体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其中教育职场的实践是师德形成的关键,它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断反思调整个体的行为这一过程的结果。师生关系是师德形成的核心,师生关系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育观、师生观和价值观。从个体成长角度看,师生观的形成在个体受教育的阶段已经奠定了基础,师生间一旦形成良好的情感,对教师(或未来的教师)建立正确的师生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在教学实践中,人与环境的互动是形成师德的重要机制。在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行为起着突出的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处理好师生关系是教师从生存境界迈向幸福境界的保障。
其他文献
随着Internet 的迅速发展,WWW(World Wide Web)蕴含的多媒体资源呈现爆炸式增长,人们从中找到感兴趣的多媒体资源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能够对Web 多媒体资源进行有效的检索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学习障碍,对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在视觉认知中异常表现的研究属于该领域中的传统研究。在神经学研究已经确认该异常存在生理基础之后,对于此类异常的
本文对在职教师专业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新时代知识、经济全球化与竞争的加剧,使得传统的教育体制很难维持下去,当代青少年的培养需要的是专业化的教师,教育、学校与教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改善,农村人口的闲暇时间也较以前有所增多,这为大多数人在财力和时间上追求物质消费和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条件。甘肃省天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其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河北省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近年虽然发展很快,但同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总体规模和水平相比
研究生是受教育程度最高的社会群体,是我国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骨干人才,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使命,他们的余暇体育开展情况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
作为一门综合课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初创不久,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面面临着诸多困惑,特别是对于如何把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还显得无所适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