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质押背景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行为研究 ——以亚星化学为例

来源 :内蒙古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xiaohai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股份制公司的设立和发展,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上市公司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但控股股东拥有公司控制权,可以通过参与上市公司的重大决策,影响上市公司的股价,从而为自己获利。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上市公司可以通过相应的市值管理行为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市值管理也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的欢迎,许多上市公司也渐渐地展开市值管理的相关实践探索。与此同时,有些上市公司由于企业内部自身经营管理出现问题,导致在这一期间呈现出一种市场管理增强行为,例如,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质押上市公司股权,融入资金等,导致上市公司不得不增加市值管理行为的力度和范围,维持公司股价和公司形象。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控股股东资金占用,违规使用资金,侵占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同时,一些上市公司利用过度市值管理进行市场操纵等现象,严重扰乱了资本市场的秩序。研究相关资料发现,上市公司运用市值管理能够优化公司股价,降低内在价值与市值的差异,通过运用合法合规的管理方法使公司价值最大化。上市公司开展市值管理,首要目的就是通过资本运作、并购重组、股权激励、投资者关系管理等符合法律规定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实施奖惩、实现公司价值的不断增长。然而,过度的市值管理也不利于上市公司长远发展。从市值管理的动机来看,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质押后,需要通过市值管理手段促使股价上涨,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甚至加大融资额度。控股股东通过频繁交易上市公司股票,低位增持,高位抛售能够给其带来一定的收益。这种行为可能短时间内能够提高上市公司股价,给外部带来公司经营能力良好的假象,但从长远来看,上市公司的管理缺陷和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操纵最终会给上市公司带来负面影响。从经济后果的角度来看,市值管理往往只在短期内跟随股价快速上涨,而忽略了公司内部价值的增长,市值管理的行为的产生,使得股价迅速下跌,这严重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和公司长期发展。上市公司必须正确运用市值管理,以增加公司内部价值为重点,以公司市值长期稳定增长为目标,通过合法的手段进行市值管理。本文通过对亚星化学大股东质押公司股权作为案例,分析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行为。从市值管理的动因、手段和经济后果这三个方面,逐步分析了亚星化学的过度市值管理行为。最后通过对亚星化学市值管理行为的研究,为市场监管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带来一些启示。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试点和加速阶段。但目前国资与民资双方在混改中的控制权分配问题还没有合理恰当的解决方案,相关理论研究仍滞后于实践发展也尚未得出一致结论。民营资本想要参与混改,但能力得不到认可、权利得不到保障,在混改企业中的公司治理作用也无法全面展现,有的民营企业甚至在看到种种负面现象后对混改望而却步,担心参与混改只是杯水车薪,不仅不能得到协同发展,还会对自己的利益造成损害。
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大股东大多通过这种多层链式金字塔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实施控制,并实现其在上市公司中的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相分离,这大大降低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的一致性,为大股东实施利益输送提供了机会。此外,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较为混乱,对于大股东行为缺乏有效的制衡与监督,这很可能会使上市公司沦为大股东实施利益输送的工具,从而有损中小股东和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联并购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实体企业转变盈利模式,以实现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但是,许多传统实体企业难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实体经济发展遇冷,反而以金融业为主的虚拟经济发展迅猛,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出现失衡的趋势,经济“脱实向虚”趋势明显。经济“脱实向虚”的微观特征之一是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实体企业“脱实向虚”是一把“双刃剑”,适度持有金
随着国内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研究与发展,以环境影响评价为代表的城市生态状况评价方法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广泛应用。本文运用生态适宜性评价和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基于RS/GIS,对研究区的用地现状、城市内涝风险等进行分析研究。运用特尔菲法选取NDVI、距离水体的距离、流域年径流控制率现状等流域生态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的组合运用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十五里河流域的海绵城市建设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
本文主要研究了分裂可行问题、多值分裂可行问题、分裂公共不动点问题,我们给出三种求解算法.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分裂可行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二章对分裂可行问题给出了一类松弛投影算法,这种方法是首先构造分离以迭代点为中心构成的小球体与分裂可行问题可行集的超平面,然后将投影投到由此超平面构成的半空间,这种算法不同于以往投影到分裂可行问题的可行集上.一些投影方法和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改革不断推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15年12月,国资委明确提出:主营业务处于充分竞争行业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在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国有资本可以采用相对控股或者是参股的方式参与企业经营。这就为我国处于完全竞争行业的商业类中小市值国有企业提供了混改的可选方向,即通过让壳引入主营业务存在互补性、未来发展具有协同效应的
排序论,也可被称为时间表理论。它作为运筹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它有着很深的现实背景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研究了两类可拒绝和一类半在线的排序问题。经典的排序模型中,人们往往假定机器必须加工所有的工件且它们的加工时间都是给定的。然而在许多现实应用中,如果某个工件加工时间或加工费用很大,我们就会考虑是否要加工该工件。我们既可以选择付出一定的费用而拒绝加工该工件也可以选择不付费而加
运筹学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背景,尤其是其分支排序论,对提高效率、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工程进展的安排以及经济运行等方面都能起到辅助科学决策作用。而供应链管理的着眼点也是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限资源的有效使用上。因此,将排序的方法应用于供应链中,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运筹学研究领域的热门问题供应链排序和带学习效用的排序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分三章。第一章对供应链排序和排序的背景、研究现状以
本文研究了供应链管理中的集成配送和加工的两阶段分批调度问题,在配送阶段,由多辆运输工具将工件从仓储区运送到批处理机进行深加工;在加工阶段,工件在批处理机上分批加工,批加工费用固定.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供应链和排序问题的基本概念及预备知识,并且总结了一些供应链调度问题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考虑了供应链管理中的一类集成配送和加工的分批调度问题。目标函数是极小化最大完工时间和总加工费用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新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本文以纯电动汽车检修课程中的一次项目任务为例,创新教学模式采用“三段”、“六步”教学方式,在课前探究阶段采用线上课程实现思政酝酿激发兴趣、在课中阶段实现通过“启、探、仿、练、赛、评”六步教学法,使思政春风化雨贯穿始终,在课后拓展延伸阶段与第二、第三课堂联动,实现思政实践升华,并构建合理科学的课程评价体制。把思想政治教育“无痕”融入新能源汽